根據(jù)電腦實際計算,每天最多行駛一百公里,到達(dá)那里所需要的時間最快是十天,還要天氣好的情況下才能做到。
其限制很明顯,載人探測車的最大里程只有一百公里,而且沒有光伏充電板充電,所以必須要帶上光伏充電板。
此外還有一個限制,那就是夜晚需要供暖,為保證渡過夜晚,只能原地休整,等到太陽升起還要充滿電才能啟程。
火星一天的平均日照時間與地球相差無幾,甚至還長上幾十分鐘。
也就是說,除去行駛一百公里所需要的兩個多小時,還有十個小時的時間充電,也就是要在五個小時以內(nèi)將電充滿。
以一塊光伏電板的發(fā)電量,想要在五個小時之內(nèi)將電充滿,最少需要攜帶五塊,為了防止計算錯誤或者人為失誤,可以多帶一塊。
不是陳牧林不想多帶一些,而且受限于載量,只能帶這么多,要知道光伏電板可是很占面積的。
此外,探測車沒有生命系統(tǒng),也就是水循環(huán)之類的,只有空氣循環(huán)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
但是陳牧林卻沒這個能耐與知識去加裝生命系統(tǒng),只能攜帶,這需要占用空間。
往返所需花費二十天的時間,載貨量也會影響探測車的最大行程。
為了防止意外,必須加大預(yù)算,帶足一個月的水和食物。
此外還要感謝水友們夜以繼日的提醒,陳牧林這回還考慮了可能發(fā)生的意外,比如沙塵暴。
現(xiàn)在一號載人探測車在失去接收信號的能力之后,幾乎已經(jīng)“報廢”,相當(dāng)于失去了眼睛。
現(xiàn)在陳牧林只有二號探測車能夠使用,他可不想再失去唯一正常的一輛。
那么保護措施就很有必要了,為了避免遭遇沙塵暴而無能為力,必須加裝地釘,以便隨時固定。
為了避免接收器遭到破壞,還要帶上一頂篷布,必須要能承受沙塵暴的材料制作的。
最后,也要感謝水友們念念不忘的拉屎問題,不然陳牧林還真不一定能夠考慮周全。
人有三急這是難免的,在地球或許可以隨便找個角落解決,但這里可是火星,一個不好可能也會成為大事件。
所以,必須在車內(nèi)加裝一個有密封功能的簡化馬桶,以便解決新陳代謝的問題。
一切計劃周全,陳牧林起身伸了個懶腰,拿起指定計劃的a4紙檢查了一遍,隨后點了點頭。
他對著水友們握了握拳頭“兄弟們,要干活了,祝我成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