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盛開的時節,狄仁杰造訪了明世隱風雅的住所。兩人攤開棋盤,相對手談數局。平日令罪犯聞風喪膽的狄仁杰,卻在棋盤上連連大敗。
明世隱含笑詢問:“大人還想再來一局嗎?”
治安官扔開棋子:“據說女帝陛下允許,若卦象有變,你可隨時進諫宮中?”
“不錯。”
“我會看著的。”
“大人此言,在下實在不解。”
狄仁杰明亮的雙眸直視方士:“當年,女帝陛下決意登基之前,曾經召見我。”
那時候,女帝也有過猶豫,彷徨,與開創盛世的雄心交相沖撞。
她對自己的心腹說:“好好看著我。”
“看著我,告誡我,警惕我。不要讓我偏離初衷,讓我和我的理想,能一直延續在正道上。”
女帝,是真正的強者。她的意志和決心,比任何人所想的都要更堅定。
“你處心積慮所求什么?暫且隱瞞也沒關系。我會注視著,始終。”
望著扔下警告揚長而去的治安官身影,方士露出嘲諷的微笑。
“那還真……求之不得。”
可狄仁杰說得沒錯。有時候他也會回憶起過去,和長眠于長城之下的兄弟的訣別。
就像女帝要以他的占卜去謀求盛世的夙愿,就像狄仁杰執著于守護心愛的長安城一樣,他又何嘗不是如此。
他來到長安,也是為了求回自己心中那不可失去之物。
花如盛世綻放,以人心所培育
牡丹從宮城腳下開到曲江邊,能與這國色天香爭艷
的,乃楊玉環和她的琵琶。天人姿容,天籟琴音,都是長安的絕藝。與之相對的,這位絕代佳人的來歷完是謎樣的存在,反而令她增添了無窮魅力。據不完統計,自她初次倚欄望月,清彈一曲后,五陵少年便競相折腰,甚至使城中最繁華的長樂坊的決斗事件數量直線上升。
當長安春日的游宴達到高潮,三月初三的上祀節,美人于曲江邊的再度現身引發了人們更大轟動。琵琶聲如流水,傾訴著心聲:生于北方的佳人,絕世獨立,傾國傾城。她來到長安向世人展示才華,尋求自己的幸福。
西行而來的商人們聆聽著美人的訴說。共鳴的和弦撩撥他們的心弦。讓他們回憶起已不復存在的大漠城池。奇妙的是,隨著旋律的激蕩,殘垣斷壁逐漸復原,如海市蜃樓般重現風采。
長安的市民們也聆聽著樂曲。奇怪的是,同樣的樂曲,在他們眼前描繪出了不同的景象:晨鐘暮鼓回蕩在長安城,整座城市光輝璀璨,仿若不在人間。
人群中的治安官迷惑了,琵琶的弦音是要迷惑自己嗎?不,心神并沒有動搖的跡象,只是自己真切從樂曲中感受到日夜夢想中最美好的長安盛世的模樣。
樂音飄入離長樂坊附近不遠風雅的庭院中,弈星停下弈棋,虎猛地抬起頭,而牡丹方士不為所動,依舊專注的伺弄牡丹。舞姬卻忍不住轉起了小小的舞步。
“不管聽多少次,玉環姐姐的琵琶都如此動人。為何阿離的舞蹈做不到呢?”
“因為琵琶會讓你聽到內心渴望的,看到夢寐以求的。”
“人們喜歡玉環姐姐的曲子,因為能感受到幸福,對嗎?”少女似懂非懂。
方士沒有回答,而是閉上眼睛靜靜欣賞。眼前浮現出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因戰亂流離失所,為從魔種爪下活命四處奔逃,一些孤兒來到荒漠之中。那里,他們發現了長城,并受到它的庇佑。每個人生來都有活下去的權利,都渴求著幸福,縱使孤兒們也不例外。
他們就像飄零的孤鳥,渴求著屬于自己的幸福。
那時候,方士也認為,自己尋求到了夢寐以求的幸福……
長樂坊的高樓上,玉環一曲終了,四周掌聲雷動。因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