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大地上大大小小分布著十六個國家,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數百年,雖然相互之間也有齟齬和摩擦,總的來說仍處于相互平衡的一種狀態。
襄城之會就是在此基礎上確立起來的,這是九州大地三年一次的盛會,意在尋求合作、共謀發展,因而前去參加的必是國之元首抑或是國之重臣。
對于這次的襄城之會,應啟特意稱病把機會讓給展念,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他什么都想到了,唯獨沒有想到錦延寧愿違抗自己母帝的意愿也堅決不帶展念去,而且是為了自己。
說什么擔心他生氣會影響了養病的心情,更擔心他一氣之下不回來了可如何是好, 面對錦延的一番拳拳愛護之心,應啟也不知該笑還是該哭了。
信的結尾還特意囑咐他一定要好生休養,等她從襄城回來的時候要去把他接回來。
應啟拿著這封飄散著薔薇花香的信,靜默了許久,突然就笑了,太甜了,他有點,受不了……
襄城位于東南沿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富庶繁華,這些都在其次,最主要的是這里乃是中立之城,不屬于任何勢力范圍,因而也只有這樣的地方才開得起這般盛大的盟會。
錦延即位以來是第一次參加,因而也十分的重視。自與南乾合作打通了往南發展的水路,北洛僅對外商貿這一項每年就能增加三成的財稅收入。
國民富足,國稅穩定,國庫豐盈,國基堅實,這一切的好處都讓錦延有了更多的想法,若能與諸國和睦友善,合作共贏,于北洛來說也是好處多多。
十幾日下來,錦延收獲也是頗為豐厚,不僅與南燕定下了一份鐵礦石的大單子,與西岳、東源也初步達成了合作意愿。最后一天,錦延已迫不及待命人整理行裝,她要回去,接她的皇后回家啦!
午后,輕松下來的錦延在諾大的驛館內隨意的走著,來了這十幾日,她連所住之處都沒時間細細打量,同樣是南國風光,這襄城與南乾有何不同呢?
在一個影壁的轉角處,錦延面前突然沖出來一個約莫10歲左右的小少年,猝不及防兩人便是撞在了一起。
“你是誰家孩子,怎的行事這般莽撞!”隨侍對著這小少年便是一通訓斥。
錦延卻伸手攔了那個隨侍,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卻頭戴金冠,服飾華麗繁復隱約現有龍紋,出現在這驛館中,絕不是普通的孩子,似乎自己還在哪里見過。
正打量間這個小少年開了口,“你撞了我,得賠我!”
錦延心道,哎呦,這還被“訛”上了?不過反正現在無聊,就當解悶了。
“好啊,你說吧,怎么個賠法?”
“我要你身上這個香囊!”
香囊乃是個人私物,意義非同一般,非至親至愛不能相授,這小少年一開口便十分不客氣。
錦延低頭看了看自己今日配的一個水蓮紋織金香囊,又看看那一臉倔強和急切的小少年,心道好生奇怪,轉念間便隨手把香囊一摘遞了過去,因為她想起來了,這不就是坐在北秦太后身側的那個小皇帝嗎!
小少年接了香囊只是把玩了片刻,便又還給了錦延,還一臉的嫌棄,“手工如此粗鄙,還不如我家丫鬟做的好,還給你,我不稀罕了!”
說完一閃身便飛奔離去。
傍晚,錦延又來到了這個地方,這次她誰也沒帶,果然,她才剛剛站定,那小小少年便從一叢灌木里鉆了出來。
錦延微微一笑便對小少年直言相問,“你想讓我欠你的人情?”
“那我說的,你可信?”少年反問。
“若我說不信呢?”
“不信你為何要來?”
“你明白了還問?”
兩人如同打太極般,小少年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