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劃得井然有序,全族上下無不贊嘆。
停靈的最后一夜,至親好友都要伴靈,請來兩班小戲并一班馬戲,為伴宿的人演出。尤氏仍臥病在床,一切張羅款待,都是鳳姐兒一手操辦。她舉止大方,揮灑自如,旁若無人。到天明吉時,六十四名身穿青衣的杠夫請靈,前面銘旌上大書“誥封一等寧國公冢孫婦防護內廷紫禁道御前侍衛龍禁尉享強壽賈門秦氏之靈柩”。一應執事陳設,都是現趕做的,光彩奪目。寶珠行未嫁女之禮,摔喪駕靈,十分哀苦。送殯的官員和家眷相繼趕來,公、侯、伯、子、男與公子王孫云集,各種轎、車不下百余乘,連前面的儀仗,浩浩蕩蕩,隊伍擺了三四里長。走不多時,路上彩棚高搭,設席擺筵,笙樂齊鳴,都是各家路祭。頭幾棚是各家郡王設的祭。隊伍來到第四棚,是北靜郡王府的。當年的老郡王與老寧國公親如兄弟,兩家至今仍常往來。這一代郡王名叫水溶,還不到二十歲,想起兩家幾代的一交一情,不以王位自居,前些日子曾親自過府上祭,今天一下朝,便換上素服,坐上大轎,匆匆趕來路祭。
寧府開路的人慌忙報與賈珍,賈珍忙命停下,同賈赦、賈政三人趕上前,用國禮與北靜郡王相見。水溶在轎內答禮,仍以世一交一稱呼接待。雙方互相說了些場面話,水溶問:“哪一位是銜玉而生的?我早想見他,何不請來?”賈政忙退下,命寶玉換了衣裳去拜見。寶玉早聽說水溶是位賢王,年輕英俊,不拘俗禮,也想認識?!?
只是這一步之后走下去便是難為了,所有人都可以離開唯獨他不可以這樣。
他是這個城的主,這個拳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