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貴族私兵軍團被分成四大塊,正中央是阿呂邦德親自統帥,由他自己和擁護者的私兵組成,大約有2000人的精銳士兵。
左右兩翼都是由幾名貴族私軍拼湊成的軍隊,并且各自由一名實力最強大的高級軍官統領。
前鋒的人數最多,足足達到了4000人,由那名叫做尼托斯的高級軍官統領,而奎托斯的奴隸部隊也毫不意外地被分配到前鋒的陣營中。
當看到那名斯巴達人的奴隸部隊被分配到自己統帥的前鋒時,尼托斯不禁露出了猙獰的笑容,他毫不猶豫地將這200名奴隸放置在了最前線,而其他士兵則全部押后,擺出了一種叫做奴隸隊的陣型。
奴隸陣型是各個國家都慣于使用的戰陣,領軍者將戰俘或者奴隸安置在軍隊的最前列,負責抵御由前面發出的攻擊,并且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
在奴隸部隊后面還會有最精銳的士兵督戰,如果他們不冒死在前充當馬前卒,則會被身后的士兵無情刺死。
此時負責指揮奴隸部隊的盧卡雖然心中憤怒,但卻沒有做出任何不理智的舉動。作為經驗豐富的老兵,他深深的知道,如果在戰場上違背軍令,那是連國王都無法寬恕的重罪,甚至會被統帥直接當場處死。
當邁錫尼軍團重新出發,朝著忒拜王城的方向前進時,不出意外地遭受到兩國聯軍的阻擊,旌旗和塵煙遮天蔽日地出現在地平線上,武器所透露出的森然殺氣從四面八方涌現,似乎隨時都能夠將這批遠道而來的援兵瞬間淹沒。
“哼,不過是虛張聲勢,兩國聯軍的主力此時必然還在忒拜王城之下。無需理會,全軍加速前進!”
阿呂邦德冷靜地坐鎮中軍,只是掃視了一眼就看出了對方的詭計,有條不紊地將一道道軍令下達到各個隊伍中。
見邁錫尼軍團居然不受影響,速度不減地繼續前進,兩國聯軍也坐立不住,身披執銳的士兵終于出現在了視線之中。
如蝗蟲般的箭矢帶著凌厲的殺氣鋪天蓋地而來,邁錫尼的士兵雖然都是由各個貴族私兵東拼西湊而成,但卻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根本無需軍官指揮,站在外圍的紛紛舉起盾牌,站在軍陣內部的也都用手中的長矛格擋。
但從兩國聯軍射出的箭矢可以看出,對方的兵力和展示出來的聲勢存在巨大差異,顯然真的如阿呂邦德猜測的一樣,對方只是在虛張聲勢,企圖嚇退邁錫尼援兵的腳步。
邁錫尼援兵也知道在這里停下腳步,只會陷入到無窮無盡的糾纏之中,于是當機立斷,對于兩國聯軍的騷擾不管不顧,快速地朝著預定的位置突破而去。
忒拜國土的地勢并不是如邁錫尼那樣一馬平川的平原,而是主要由樹林、山地等多種復雜的地勢組成。所以忒拜的城市也只是建立在一處地勢較為坦蕩的丘陵之上,平民的建筑鱗次櫛比,如同踏腳的基石,將貴族和國王高高地捧起,使得上位者居高臨下,如神靈般俯視著城市的一切。
忒拜復雜的地勢使得邁錫尼援兵前進的速度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且兩國聯軍也不發動正面攻擊,只是不斷地派出機動性強的精銳小隊進行騷擾,雖然無法造成太大傷亡,卻使得軍心紊亂,連行軍的陣型都顯得渙散不堪。
就算是身經百戰的精銳軍團,長期承受敵人的打擊,卻始終堅守不出,也難以避免士氣的動搖,何況邁錫尼援兵是由數十名貴族的私兵拼湊而成,本身內部就存在極大的隱患。
兩國聯軍的統帥也是極其厲害的人物,敏銳地捕捉到邁錫尼軍團的弱點,并且給予最致命的打擊,相信一旦邁錫尼的士氣跌落至最低,就是大戰爆發的時候。
無需斥候偵察,前方的地勢已經毫無掩飾地暴露在了眾人的視線中。
那是一處山地,橫豎凸起的嶙峋巖石,偶爾一兩棵孤零零的小樹和雜草,就如同天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