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色說道。
“當時教員講課時也提到過“經脈承受能力”,不過當時教員說,練氣初期弟子暫不用考慮這些,便未細講!”拓跋昌坐正,仔細說道。
“教員說的沒錯!因練氣初期弟子精氣與魂氣不足,一般情況下,確實無需考慮此因素,但為了更深刻的領悟修行之奧義,你應早些通曉,這也是今日你經脈不適的緣由。”
“何為“經脈承受能力”,通俗來說,就是修士自身經脈韌性,與之相應長時吸納靈氣的承受能力。”
“修士打坐運功,簡單來說便是以五大主經脈為通道,消耗精氣吸納外界游離靈氣修行,這一過程伴隨著適量靈氣不間斷通過經脈涌入丹田,修士靈根經脈便好比人體血管,靈氣不間斷通過五大主經脈,便如精血于血管中流動,會令經脈壁管鼓脹,給整條經脈造成持續的沖擊。”
“而五大主經脈做為主要通道,是否牢固,能承受多大的靈氣量,與及能承受多長時間的持續沖擊,這些都制約著日常修行時長,當持續運功吸納靈氣修行,感到經脈隱痛或不適,便是五大主經脈壁管不堪承受的信號!”
“此時修行效果會顯著下降,若仍不停止修行,不適之感會越來越強烈,甚至刺痛難忍,繼續強撐下去,經脈壁管受損不斷接近極限,最后會被洶涌靈氣撐破,經脈破裂后果極為嚴重,且極難修復!”
“切記不可強行修煉,所謂欲速則不達,修行道途,其路漫漫,鍥而不舍,潛心靜修,自當水到渠成。”劉玉緩緩解釋道。
“弟子謹記!”拓跋昌一知半解地應道,隨后想了想小聲問道:“師尊是說,弟子今日不適,是因經脈承受不住?”
“此處洞府位于主峰半峰頂區域,四周靈氣濃度遠勝半山腳的初元殿,你運功打坐修行時,是否感到所吸納的靈氣量遠大于平日?”劉玉翻正茶盞,給自己倒上一杯已凉的靈茶,潤了潤口笑著說道。
“是的!”拓跋昌忙點頭,就是因為洞府四周靈氣太過濃郁,還未到平日的修行時辰,他就忍不住運功打坐。
平日拓跋昌晚間戌時才開始修行,運功至深夜,便上床入睡,睡夢中肉身元炁自然滋生,慢慢恢復修行所耗精氣與魂氣。
“你今日運功打坐時長雖不足平日,但短時內吸納的靈氣總量卻高出平日修行,不覺中經脈承受了大量沖擊,已快超出經脈所能承受的合理臨界,自然會感到經脈不適。”
“往后在洞府內修行,注意兩點,一是修行中不要過猛吸納外界靈氣,二是日后像“黃田丸”這類輔助修行丹藥,便無需再服用,洞府靈氣充裕,運功打坐便是最好的修行,當然“氣識丹”仍可繼續服用。”劉玉接著解釋,并叮囑道。
其實就像劉玉所說,當外界靈氣充裕的狀況下,靜心運功打坐便是修真者最合適的修行方式,輔助類修行丹藥不過是外力,只有當外界靈氣不足,或修行時長有限時,才需借助輔助類丹藥修行。
雖說服用輔助類丹藥修行,一般無需消耗自身精氣,接理說如此一來,是變相增加了每日修行時長,但丹藥之力對經脈的沖擊強度,又高于正常納氣修行,也就是會增加經脈負擔,從而減少正常納氣修行時長。
而是否應服用輔助類丹藥修行,則需按自身所處境地抉擇,就依拓跋昌來說,之前于初元殿修行,半山腳的靈氣濃度,并不足于令他日常修行達到經脈所能承受的臨界,制約他每日修行時長的便是自身精氣與魂氣的不足。
此時先服用“黃田丸”,煉化藥力修行,只是增加了經脈的負擔,但精氣無損耗,因為無需消耗精氣從外界吸納靈氣,魂氣消耗也極小。
如此便不會影響其接下的正常納氣修行,因為這兩種修行方式疊加一起,也不會超過其經脈所能承受的臨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