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有十多年沒回“牙口村”了,“白鯨港”雖繁華,但他還是懷念早年在村子質樸平靜的生活,沒有爾虞我詐,也用不著每天勾心斗角。
“牙口村”建在一背風的半坡崖洞中,最外面用石塊堆積圍處了一道厚厚石墻,墻后是村子空曠的廣場,向里是一處半坡崖洞,崖洞內建處四、五十間木屋,看上去格外寧靜。
靈舟一落下,便受到了村民的熱烈歡迎,一群穿著厚厚絨襖裹成皮球,小臉凍的通紅大大小小的孩子,小跑從崖洞內沖出。
圍著靈舟,主動要幫著大人搬拿靈舟上堆放的瓶瓶罐罐,大人們嫌這些小孩笨手笨腳,別打翻了東西,拿出一些從鎮上買回的糖果,這將這幫搗蛋鬼打發了。
村子靈舟三個月才會去鎮子一趟,將狩獵得來的靈獸皮貨、肉干,與采摘到了礦物、靈藥等物,送去鎮子上換成靈石,購買修行丹藥、靈材、鹽、酒等必需之物,可不能讓這些搗蛋鬼嚯嚯了。
通過銀狐的介紹,劉玉、玄山與村中長輩與狩獵頭領等人認識,這個村子不大,也就住著三、四百人。
大多都是修真者,只有少數家眷是凡人,天氣大冷,這些凡俗家眷只能躲在屋子里,好在房屋都建在崖洞中,可避外界風雪,屋內又生著爐火,還算暖和。
村子舉行了一場豐盛的篝火宴會,歡迎遠到而來的客人,與“銀狐”這位游子,“銀狐”本就是村里的人,他父母在一次狩獵中遇難,是吃著村子里的百家飯長大的,長大后也加入了村子狩獵隊。
“銀狐”修行資質不錯,雖只是水、木雙靈根,但經脈十分純凈,修行提升自然不慢,很快便成為狩獵隊的一員精銳。
若“銀狐”一直呆在“牙口村”,本村狩獵隊首領之位,早晚會是他的。
但年紀尚輕的“銀狐”,卻選擇離開村子,到鎮子上成為了一名游蕩“傭工”,而后在地下洞窟提著腦袋闖蕩了十余年。
而后毅然用好不容易積攢而來的二十萬貢獻值,兌換成為了“冬水盟”的一名外門弟子。
“銀狐”幸運地被調往了北海明珠“白鯨港”,瞎混了數年后,主動報名,搭上了“冬水盟”來往云海州的商船,成為貨船上一名普通船工。
十多年的海上孤苦生涯,并沒有磨去銀狐的志向,反而讓銀狐成為一名云州通。
經商船船長的推薦,銀狐被宗門留駐在了云州“舟山城”,為“冬水盟”在舟山城的商鋪跑動生意,這一呆就是二十余年。
返回北海后,銀狐多年積蓄,購買各種筑基丹藥,一舉閉關成功開辟出了紫府,自動晉升為“冬水盟”的內門弟子。
銀狐如今已達筑基六府修為,是“冬水盟”的一員管事,不單單只是“牙口村”的驕傲,其事跡在整個“肥豬嶺”,也廣為流傳,激勵著成千上萬的寒苦“傭工”,銀狐在“肥豬嶺”算是一號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