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趙的布局開始了,咱小洪的未來怎么走?
把趙萬永送出廳外,自有粗使仆役引導著他去往下榻之所。到底小趙還是江原道察訪使,名義上監察全道上下的官員,要是不安置好了,隨便上一本,保準讓你完蛋。
現在咱是學小趙開始布局?可是洪景來自忖己身,家族勢力遠遜于趙萬永家,憑一個敗落的豐山洪氏,怎么可能招攬到有心上進的京華兩班士族子弟。
這道理也很簡單,三國那會子,天下群雄并起,可是大家率先選擇的都是袁紹袁術兄弟,包括曹操一開始也是袁紹的麾下,孫策更是袁術的部將。
不是誰都有獨到的眼光能看出一個人到底能不能成事的,或者說有家世底蘊的遠比普通出身的人更容易成事。這也是為什么曹操起兵的時候,都是夏侯氏和曹氏自己的人馬過來投靠他,剩下的就是幾個至交好友。
其他外地的豪杰一開始真就沒有幾個看好他曹操!
那咱們洪景來也一樣啊,現在手底下這幾個人沒一個是正經兩班士族出身。韓家兄弟是賣衣帶零碎的小販,李在朝一伙兒是山里的獵戶,至于林尚沃和李禧著他們,都是老實的行商,只能說是洪景來的好朋友,并不算是真正的手下。
在這一點上,安東金氏、潘南樸氏、豐壤趙氏等大家族真的是擁有得天獨厚的先機。小趙開口招攬人,說服力和可信度比洪景來要高好幾個臺階。
當然現在洪景來乃是豐山洪氏第一出頭之人,算是能代表小半個豐山洪氏。破船也有三分鐵,以豐山洪氏的家門底蘊,以前洪妃能保舉洪景來做五品官,現在洪景來就能保舉別人做五品官。
五品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足夠拉攏些郁郁不得志的下層兩班儒生。像是之前的韓確老韓頭,不就被洪景來安排去做了東萊富山浦判官,美滋滋的很,直把洪景來當做恩主。
這些基層的官吏多培養幾個,將來必然是有用的!
此前洪景來已經從老恩師曹允大手中求來同學錄,對于同年進士中沒有家門支持的幾位又是拉攏又是送禮,其實已經是有所準備了。不過當初也只是為了自己和豐山洪氏的復興,先做一個試探,不然也不會主要提拔同族的洪右吉以及洪景輔二人了。
實則還是圍著豐山洪氏轉,再說外人那些,不知根不知底的,只可用卻不可盡信,所以沒有把自己的軟硬勢力全面提升起來。很多時候洪景來還要上一線沖鋒陷陣,做前排兵,這已經愈發不符合洪景來現在的身份了。
這里不妨多掰扯一下小趙家的內情,總歸大家族那點爛事一點兒都不會讓人意外。首先要知道即使是趙萬永家里,起先可能全力培養他,但現而今也不是全力支持他一個的。趙得永那么受金祖淳重用,家族的勢力難免偏向趙得永一些。
而且別看趙萬永和趙得永的名字像是親兄弟,實際上已經是再從兄弟。趙萬永之父趙鎮寬和趙得永之父趙鎮明就不是親兄弟,趙鎮寬和趙鎮明兩人的爹也不是親兄弟。
之所以趙得永率先被金祖淳提拔和驅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爹趙鎮明本人雖然出身豐壤趙氏,卻由于父祖沒有顯要,故而得不到家族的太多支持,臨了也只混了一個司院主簿這樣的小官兒,在京華士族子弟的眼里,真就是流放外地一般。
某種程度上來說,趙得永的大出頭是根本沒有靠到自己家族的,或者說他想靠也不一定能靠到。畢竟趙鎮寬當時是吏曹判書,趙鎮宜是漢陽府判尹,他們肯定全力培養的是自家的娃趙萬永。如果趙得永繼續渾渾噩噩的混著,大概這輩子也就是個縣令主簿的命。
所以他不甘心,積極主動的投靠了金祖淳,憑著敢沖敢打,愿意替金祖淳四處開炮,得罪人的事情第一個跳出來干的“忠心”,現在也站到了臺前。
在金祖淳的統治核心小圈子里,趙得永乃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