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半夜,繞城而走,洪景來一行人離漢陽漸遠。
碧蹄館!
漢陽城北三十里,館驛所在,在夏日清早難得的涼爽中,碧蹄館和碧蹄驛喧鬧了起來。
作為李朝使節團出發去往燕京的第一站,稱得上一句漢陽的北大門。雖然名為館驛,實則已經匯聚成一處頗為繁華的新興市鎮。陸路行來的朝鮮北方商旅,往往歇駐于此。
碧蹄驛的門戶大開,一名官奴拿著個掃帚在門口潑水清掃。這地方幾乎每天都有官老爺經過,自然是不能懈怠的。
洪景來一行二十余騎的突然出現,讓那官奴有些驚慌,什么樣的緊急公干,居然這么早就跑到了碧蹄館。
“快去傳驛丞來,這位乃是大殿同副承旨、知制教洪景來大監,奉命北上!”
“是是是……”那官奴忙不迭地點頭,一路小跑回站。
人馬奔馳半夜,自然疲累,但是現在是逃命,不可能歇息。洪景來到此,主要還是為了換一換牲口。人的意志力不會過了半夜就消耗殆盡,但是馬卻要更換,不然這馬就跑死了。
趁著現在還是堂上大監,掏出當年宣煙給的執照火牌,以及洪妃贈予的馬牌,洪景來準備取些這站里的快馬,方便一路奔馳替換。
若果說你還要旨意文書?我現寫一份給你就是了!
“下官拜見大監!”驛站里跑出來一個小官,略帶些慌亂。
不過能在京城北郊碧蹄館做驛丞的人,沒有一個不是人情通達之輩。核驗洪景來所持的執照火牌以及代表欽差大臣的五馬牌之后,驛丞根本不要什么公文,直接記點人數,要給洪景來配二十七匹馬。
“別費事了,少分兩匹馬,弄輛大車來!”李濟初把他的小相好荷善放下。
手里那個連枷稍微帶點風,在場的那些驛站人員感覺自己的脖子和腦門涼颼颼的,這要是被一連枷懟腦袋上,大好的性命立刻交代。
“誒,濟初不要難為驛丞。”洪景來把老母親扶下馬。
趕忙把人扶到檐廊上坐下,自有人送來熱湯熱茶,糯米點心。
“這是五十兩,你速去尋輛車來。”洪景來從韓三石手里接過錢,遞給那驛丞。
“謝大監體諒。”驛丞面上感激,心中卻升起一絲疑惑。
這出京公干的,帶著官兵,帶著家丁都是正常,二十幾個人的隊伍也不算夸張。但是哪有出門還把老母親也背著帶上,而且這么早就到碧蹄館。
漢陽的城門指不定才剛開,這么短的時間內,怎么可能跑到這兒?
看那驛丞躬身退去,李濟初和洪聰玨看洪景來點點頭,一個去守住正門,一個去看側門。官府的建筑都有定式,不會允許你隨意建造的。見識過一間,其他的形制大概也就知道了。
“手腳麻利些!閣郎歇不得許久!”韓三石催促那些驛兵官奴。
“那個驛丞看著不太對。”韓五石湊到洪景來耳邊。
“放心,我心里有數。”洪景來示意韓五石無事。
他媳婦和荷善看驛站尋來大車,立刻上去鋪竹席,擦洗一番,然后服侍洪氏坐上去。車夫是一名官奴,直接分配來辦差的。韓五石還特意檢查了一遍大車,毫無問題。
“勞煩了,本官回京后必然呈本保奏。”洪景來似乎是多擔憂了,那驛丞乖覺的很,完全沒有什么異動。
一行人動身,李濟初稍后,守在道邊溝渠下。果然沒多久驛站內就奔出來一騎,不是那驛丞又是哪個。
李濟初吹了一聲哨,幾名家人一道從道邊沖出,借著馬勢,沖將上去,連枷一揮,就把那驛丞從馬上打了下來。
也虧得他沒朝腦袋打,不然這驛丞必定當場斃命。但只是這樣,也受傷頗重,嘴角洇出血來。
“好驛丞,何必如此呢。”洪景來在馬上看著跌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