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乃是一家一姓之天下,非萬民百姓之天下。
固言今上乃與兩班共治天下,今上乃為主,其余不過臣爾。
洪景來到底是穿越的身子,看不透!
“你覺得大索軍丁,征集良民,不下三千人,只是我好大喜功?”
閔廷爀就差像圣者一樣,伸出手來摸一摸洪景來的腦門。
在明知韃騎不過四十騎,且已經約定演完戲就走的情況下。明明洪景來抓壯而來的四百人已經足夠,閔廷爀卻仍舊大肆擴充隊伍。
固然人多勢眾,兵威赫赫,為人一世,誰不做醒掌天下權的美夢?
閔廷爀也想追效先賢,學李舜臣、權粟等人,手握千軍萬馬,鐵如意指揮方定。
既然有這個機會,為什么不做?
而且做了還能全活慶興的百姓,三千個丁壯的家庭,可能就是萬五千人的。幾乎就是全郡良民的總數,比之直接賑濟,不知高明多少。
洪景來只是轉念一想,立刻就明白了過來。閔廷爀二十年為官,經歷西人南人、老論少論、時派辟派幾次黨爭。侍奉號稱朝鮮最后一位明君的正宗大王,累加至正三品堂上官階。
這樣的人中龍鳳,哪里會做毫無意義的事情,他走每一步都往后想過兩步,甚至三步。
人家只是明哲保身,求一個進退自如。哪里像洪景來這樣急急切切,萬事全從直中來,只有直來不行才曲意回環。
“大監今日教我,必不敢忘!”洪景來彎腰到底,向閔廷爀行禮。
“論急思捷才,你或許勝我,但論其他,你還需要歷練。”洪景來虛心受教的態度讓閔廷爀很是滿意,這是一個肯學習的年輕人。
這種抓丁的事情,一旦有了地頭蛇的幫助,進展飛快。雖然抓進營的時候嚎的死去活來,但是營里的干飯真的很香。
不僅營里的干飯吃著香,每個抓來的丁還發十斤安家米,原本在圍在兵營和官衙的百姓立馬不吱聲了。
打仗前再跑,很樸素的想法。
反正本鄉本土的, 泥巴路上有幾個坑都清楚,還怕跑不了?而且在營里吃飽飯,比啥都強,家里老婆孩子還能喝粥。眼見著也沒要立刻打仗,看風聲總是守城,好像還真不錯。
三千多丁壯抓齊,當然都是不堪用的。但早先洪景來抓的四百來人不僅分劃隊伍,還巡街守城半個來月,有了點隊伍的樣子。起碼不會出城就跑,能夠拉出城溜一圈。
于是洪聰玨領上自己的那些義兵,配合了百十個鄉勇,拉了二百人去收復造山。
李在朝則是帶著自己的契兄弟和鄉勇合計二百,跑去收復蘆山。
這當口,韓三石在漢陽歇了兩天后,終于慢悠悠的護送著同屬于金祖淳一派,幾個和閔廷爀十分親近的官員,還有閔景爀一同趕到慶興。
閔景爀自然是擔任著招討副使,還有一個僉正過來做幕府掌書(屏蔽)記,一個弘文館的校理來做了行軍司馬,最后還有幾個小官兒,一道兒充進幕府做經歷。
這個咸鏡南北招討大使的幕府也就是個臨時機構,這些差遣都算不得官。不過是臨時把他們從本職抽調過來,組成一個前敵指揮部。
如果碰上什么喜愛微操的驢板車座駕,屁股中一箭皇帝?;蛘呷B機槍右移二十米,共和國總后勤部長常凱申總裁。
那還真的就是前敵指揮處,一切都要看上面的微操。
不過還好,純宗大王十三歲孩子一個,暫時沒有微操的想法,也沒體會過微操的快感。以李朝的狀況來看,還真不一定能給他什么微操的機會。
老天爺不給他面子,倭來跪倭,韃來迎韃。除了感嘆一句“虜雖丑,然制我有余!”
真的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