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兄弟們,把漢陽捕盜廳的那些兵都帶上,先立刻北上,去把黃海道的宮莊都給抄了。
至于平安道和咸境道,那是自己的同族兄弟洪景輔和洪右吉在擔任監司,就不需要洪景來派人過去了,直接命他二人動手。只有一點,不允許侵害了宮莊田上那些佃戶農民的性命和農具財產,將來還要他們繼續在上面耕種呢。
果然干啥都不如抄家來錢快,難怪歷史小說里那些男主角,沒錢了先來抄家。明搶真是來錢最快的辦法,一點兒不帶假的,抄到的都是真金白銀。至于值錢的財物,原地作價發賣也可以,分與當地的佃戶農民也可以。
三瓜兩棗的,洪景來也懶得計較,只要大頭能進宣惠廳的官倉就行。另外像是耕牛、農具這類的物資,則是清點之后,造冊列明,不久之后需要分發給土地上的農民使用,保證他們能繼續進行明年的農業生產。
朝廷上下,對于李?和洪景來去弄這些管事的到是沒什么反應,但是對于那封“廢莊還民,版籍納公”上書中的釋放所有佃戶農奴為良民,卻有相當劇烈的反響。
許多士人都突然間開始贊揚李?仁而愛民,自愿放棄那么多的宮莊,將百姓放為良民的善政。至于提出這個上書的崔正基,一下子也從洪景來的小弟這個身份,陡然變成了忠心為國、為民請命的好官。
果然士人儒生雖然自己做的未必咋樣好,但只要不侵害他們的權益,他們對于裱糊這個封建國家的良政還是樂于夸贊的。費兩句口舌罷了,又能拍李?馬屁,又能示好豐山洪氏勢道政治的諸位大佬,何樂而不為呢。
至于那些被抄家,甚至丟了性命的宮莊管事,不過是個李王家的奴婢而已,死了也就死了,那又如何。根本沒有人關心和在意這些人,分了錢的李?和洪景來更是心想,早點弄死他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