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眾人各抒所見,趙萬永大致也弄明白了整個事情的前情后果,對于通貨啥的多少有了一定的認識。再加上他本來就是個聰明人,很多東西一點就透,自然輕松。
“諸位莫非覺得世上有萬世不易之法?”
小趙說話就是這么慢條斯理的,很少見他著急的樣子,畢竟世家大公子出身,從小耳濡目染,見過的大風大浪多了去了。等閑一點小事,根本打動不到他什么。現而今討論這樣的大事,依舊是這般不疾不徐的樣子。
“世上確乎未曾有過萬世不易的良法……”洪景來正在權衡,突然被小趙一點。
原本還在思索到底是哪種經營和監管模式最好的眾人,也在一瞬間被提點到。是啊,怎么可能找到什么一勞永逸的好辦法。既能保證鑄造的錢幣質量穩定,又能保證經手的官吏或者商賈不會上下其手。
除非是在夢里!
與其找什么萬世不易之法,不如就找見效最快,暫時最佳的辦法。先湊合著用二三十年,等將來時移世易,再行變化。而且那時候洪景來這一批人要么已經去世,要么已經七老八十,根本也管不到了。
后人自有后人的辦法,怎么可能離了現在幾個人想的辦法就辦不成事了。這個地球離了誰都一樣會轉,沒有誰一定要靠誰。
事情一下子展開成這樣,那就簡單了!
沒什么好爭論的了,直接就由宣惠廳出面新設鑄幣局,但是不由宣惠廳的官吏主導鑄造貨幣,而是全部委托給三大商團以及貢商隊四家。他們鑄造完貨幣,經過宣惠廳的檢查核驗之后,即可投放進入市場。
看著四家商團好像沒有任何足以獲利的地方,但是朝廷和洪景來肯定不會讓他們白干,從此以后應該由宣惠廳發放的俸祿和軍餉,都經由他們轉發。原本應該投入市場的錢幣,直接存在各商團的柜上,由他們經辦各處所需要的物資等項。
等于憑白給各商團增加了準備金,且減少了使用大米向各商團購買物資時造成的損失。是既便利于各商團,也使朝廷購買物資更加便宜的簡易辦法。
當然整個環節還需要填充細節,不可能就這樣簡答草率,中間如何保證質量,加強監管之類的問題,都需要經由各方一同協商,再行確定。
代發俸祿和軍餉也不可能說讓百官去人家店鋪里拿錢,官員們臉上肯定過不去。還是需要設置一處披著宣惠廳外衣的所謂官方衙門,把各商團集中到一塊兒,代發朝廷給百官和諸軍的俸祿軍餉。
銀行這個詞似乎不能直接拿來用,“行”的話倒是好理解,和隔壁清國一樣,朝鮮也有各行各業的說法,行自然的代表著某一種行當,某一種產業。但是彼時清國取用“銀行”二字,乃是因為當時清國是流通白銀作為貨幣的時代,銀就是錢。如果當時用的還是秦半兩,那極有可能就叫做錢行。
以此類推,也有可能叫做什么“刀行”、“布行”、“泉行”,甚至是“鏟行”等名字。真不過是因為當時用的是銀子,所以才有了這么一個名字。很貼合生活實際,也符合當時人們的普遍習慣,翻譯的“信雅達”三個標準都基本符合。
可惜現在的有明朝鮮國,根本就沒有多少錢幣在流通,鄉下的百姓還過著一石米能換幾尺布,又能換幾斤鹽的生活。說句難聽點的,可能這個國家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從生到死不知道錢是什么的東西,沒有見過錢。
所以強行套一個銀行的名字上來,根本就沒有人能明白這是個啥。硬是要望文生義的話,人家可能以為這是個什么銀器店,也可能是首飾店。
歷史上現成的錢莊、票號、質庫之類的名字相對能讓人往銀行業務上想,但是也不太切合朝鮮的具體情況。
“既然如此,與其生造名詞,不如就稱戶曹公錢所!”崔正基很顯然沒有起名字的天分。
“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