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洪景來問話似有深意,李尚憲也是老官僚了,大概體會過來點意思。
“不要說三一,只要能到營白米二千包,那平京監營的欠餉一概清結。”
“實數有多少?”
李尚憲喚了一個老家人進來,去取水營的賬簿。等一核驗,平京監營歷年以來的積欠達到了一萬三千多包米,僅在李尚憲任上的就有七千四百包。
說白了人家就是欺負他是王族,王族為官軍要餉要糧?
是何居心啊?
所以在他任上拖欠的極為嚴重,嚴重到他直接把戰船出租給商人去換取錢糧,以及夾帶私貨,謀取利潤。
至于今年平京監營連一包米都沒送來。。原因洪景來大致能猜到。崔正基上任的時候,前任有點根腳,虧空了一萬多。讓他硬是認了下來,才交接上任完畢。
等于說崔正基一星半點兒銀子沒有掙到,先欠了國家一萬多兩。那自然是要在任內,想盡一切辦法彌補虧空,再為自己掙一票。
既然慶尚道右水營這里能拖欠,那么肯定先欠著,等以后有了再說。
“只要白米二千包,營里能認?”
洪景來唯一顧慮的是,實欠一萬三,只給二千,這些大頭兵肯不肯接受,能不能認。
“怎么不認,就沒想著能清欠。歷年以來,都是多方籌措,轉移挪借,勉強已經支應過去了。”
李尚憲說完突然有些自得。 。他這人還有兩分頭腦,對日貿易有利可圖,他和前任一樣照做不誤。不僅如此,他連兵船都往外借,只要能來錢,基本都做了。
右水營的小兵們雖然還知道自己是一名士兵,但是絕大多數人平時完不在營內操練戰船,做生意的做生意,種地的種地,弄手藝的弄手藝。
尤其是類似于箍桶、搓繩、刮漆、木工這類和造船水軍有點關系的行當,鎮里面的的那些工匠八成都是右水營的官兵。
說白了不僅是李尚憲,即使李尚憲的前任們,也都是完開放生路,讓士兵們想辦法自己謀求發展的。甚至水兵去萊商船上做水手的也大有人在。
而國家發的餉。穢多非人記得看了收藏本站哦,這里更新真的快。那玩意兒和年終獎差不多,一年到頭,撲通一聲,見個響。
有和沒有一個樣!
有多有少一個樣!
如果今年突然發過來二千包大米,那真就等于是中彩票了!
而洪景來想的是,按照朝廷的規定,那平京監營是必須轉運給慶尚右水營一萬三千包大米的。如今右水營只要二千包實到,就可以結算清欠。
那崔正基的虧空不就部填上了!
他發二千過來,這邊給他行文收到了一萬三。那平京監營的賬面上就可以寫支出了一萬三,賬面就能完抹平。
重點是在這個滿世界都是虧空、拖欠,到處都是昏官、贓官的年歲里。橫空出世一位籌謀有方,支應撥劃,轉運不匱的能吏呢?…,
什么樣的人能夠在短短的一兩年任上,不僅填滿虧空,還能把歷年所有的積欠部清結。
能吏啊!
世所罕見的能吏啊!
“待我修書一封,保教平京發來白米二千包!萬戶把清欠文書寫好便可,哈哈哈哈哈!”
“果真!”
“真金一般!”
…………
平京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但天氣再冷,也冷不過崔正基的心。
作為平京監營的坐營主簿,剛發完平京官吏俸祿的崔正基,心里面拔涼拔涼的!
平京是留都,這里官員的俸祿不敢拖欠。再加上填完上任的虧空,挪借支應一切可動用的資金打發走了所有的“任債”,到了年底,崔正基居然連個響都沒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