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朝鮮使臣向?qū)氉系牡拦饣实郏噬铣r留學生通過荷蘭人所獲得的英軍即將起兵攻打清國的消息時,寶座上的道光皇帝難以置信。
這位節(jié)儉至極,一個補丁只花五十兩銀子,一個雞蛋只花二十兩銀子的滿清皇帝,第一個想法是“這朝鮮莫不是和什么英吉利國勾結(jié)起來了?”
好在英國雖然陌生,但是在乾隆朝和嘉慶朝時,都先后前來“進貢”過兩次。雖然朝中還是沒幾個人知道這到底是個什么國家,以至于道光皇帝居然問近臣這個英吉利國距離新(屏蔽)疆多少路程。但總歸不至于完全的兩眼一抹黑,起碼知道因為路遠這些蠻夷洋兵來不了多少人。
你們朝鮮國怎么比我大清知道的還早?是不是有什么勾結(jié)聯(lián)絡?
已經(jīng)一把年紀,顯出老態(tài)的金正喜恭敬的跪倒在地,向道光皇帝回稟。盡管有明朝鮮國內(nèi)修政理,外整戎和,已經(jīng)有足足三十年之久,但是在龐然巨物一般的清國身邊,還是顯得那么的“弱小無助”。
“下臣國中有商人遠航至蘇祿、滿加喇等處,聞知這英吉利國已然調(diào)兵,不日將往上邦大國而來。我主惶恐難安,這才遣臣星夜馳來,稟報圣天子。”
“李王到是恭順……”道光心中的朝鮮,還是那個被滿清兩度暴揍的朝鮮。
你要說朝鮮反清復明,那估計道光可能還真有點相信。可是說朝鮮勾結(jié)英吉利蠻子?那還真不太可能,要是朝鮮能豁下臉做這種事情,黃臺吉不至于揍朝鮮兩回。
至于道光口中的李王,自然已經(jīng)不是李?。這位老兄在經(jīng)歷了“丁卯政變”之后,徹底成了李禧著圈養(yǎng)的豬,連宮門都不能夠離開一步。本來說著等洪妙妊生的兒子長大一點,受了清國冊封就讓他蹬腿。
后來這不是小李非常配合嘛,配合的李禧著都懶得換了。而且小李從此以后寄情酒色,被洪景來用現(xiàn)金換走的宮莊那是真的換走了,但是錢李禧著到還是給了。只不過原本的一百二十萬兩銀子變成了四十萬兩,沒了財權(quán)的李王也就只能在后宮喝喝酒抱抱小宮女咯。
好在他也不用賞賜宗親和百官了,都被李禧著殺完了嘛,替他省了好大一筆開銷!
前后又活了二十年才伸腿,生下了五個兒子,三個是洪妙妊生的,另外兩個則是其他嬪妃所出。沒話說,把洪妙妊生的最小的老三給扶了起來,小伙子叫做李昪,此時已經(jīng)十九歲,在寶座上被看的死死的,也就是個泥塑木胎的傀儡。
李禧著前兩年身子不好,加上丁若鏞正好去世,失了謀主,算是搞了內(nèi)退。豐山洪氏勢道政治內(nèi)部大伙兒好歹也算是共同的利益小團體,李禧著想讓位給繼承了洪景來家門的洪永周(歷史上的趙秉龜),趙萬永自然無條件表示答應。
而且洪永周已經(jīng)和洪景來之女生了四個兒子,家門承襲毫無問題,都是洪景來的親外孫。這也是李禧著愿意提前讓位的原因之一。
某種意義上的“軍政府”第一次和平權(quán)力交接,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顯得相當平穩(wěn)和特殊。一旦這個規(guī)矩立了下來,將來做事便有了成例。
此番洪永周從雅加達歸來的留學生那里知曉此事后,自然是立刻上報道光。雖然經(jīng)歷了三十年改革變法,不斷摸索和進化,朝鮮也算是有些成效,但終究國小民弱,且大多數(shù)時間是閉門造車,并沒有全面的開國和西方交流。
懷有國際視野的洪景來死后,李禧著等人所秉持的是洪景來當年訂下的各項政策和計劃。他們并不是穿越者,沒有“精神病”一般超前世人一步兩步的大能力,需要摸索,會走錯路,第一次工業(yè)葛明跌跌撞撞,走的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快速。
但是總歸走在前進的道路上,對外交流也日益擴大,甚至有了能夠環(huán)游世界的人,遠航去往歐洲的人也不再是鳳毛麟角。
荷蘭的沙俄的使團先后來到朝鮮,一個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