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回鄉,意外的輕松!
韓三石當著千秋門的守門將,洪景來可不會讓他開缺,這個官兒雖然既沒油水又風吹日曬的,但是到底是給王宮看大門,這個當口算是緊要去處。
韓五石則被洪景來放了一個大長假,跟著洪景來在外面跑了兩年,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數,人家父母還在嘉山,理應回去看看。
于是只有洪景來和李濟初兩人,一人雙馬,無甚牽掛。又輕捷又松快,也不需要帶什么包裹孝敬,自由的放馬即可。
京中的諸位都先后來送了送,只要明眼人都知道洪景來雖然開缺回鄉,但是到底是一本參倒二品堂上大監,以后有的是大用的時候?,F在送上些程儀,走動勤快些,以后終歸有再見面的時候。
洪景來坦然受了他們的禮,京內來送的人其實不少。連趙寅永都不代表任何豐壤趙氏的其他人跑來送行,還寫了首“贈五峯”。原本的老父母宣煙,也沒有避開,親自過來送了張京畿道的驛票執照。洪景來有馬牌,自然是用不上這玩意兒,但人家一片心意總要收下。
至于閔廷爀和閔景爀,沒有多說什么,也沒有來送,該說的早就和洪景來談的仔細,臨別只是提前道了兩聲一路平安而已。
鐵山距離漢陽千里,但是唯一的好處就是此前說過的在朝鮮往清國的貢道上,雖有兩地有千里之遙,但是洪景來馬力甚健,又有的歇腳替換,只用了十三日快慢就趕到家中。
家鄉的變化很小,或者說就是沒有變化。
至于趕得這么快,也是怕受到雨水影響,遼東半島左近在公歷六月底到七月份雨水會很多。鐵山靠海又靠邊境,這時候也常下雨,淋在路上那滋味絕對不會好受。
家里有熟悉又不太熟悉的老母親洪氏,對于洪景來的突然回鄉,老太太什么變化都沒有。還是簡單的問了句餓不餓,煮面給洪景來和李濟初吃。
由于輕車簡從,一路也沒有驚動官府,所以到鐵山后自然也沒有引起什么波瀾。正好如了洪景來的意,敷衍地方上的鄉吏實在很煩,沒有意思。
之前洪氏買在家里打下手的丫鬟這兩年長大不少,臉也張開了,有些好奇的捧著茶壺在旁邊看著洪景來和李濟初吃面。
“你在看什么?”洪景來放下碗,吃了一個七八分飽。李濟初沒吃夠,他本身就是練家子,飯量大,把碗遞給小姑娘,讓再盛一碗來。
“沒有沒有,小的在想老爺和別人說的不大一樣?!毙」媚锸帜_麻利,放下茶壺,立馬捧起兩個大碗,往燒廚房去。
“娘,濟初他還要些!”洪景來跟著她一起進廚房。
“你不再吃些?”老太太還是習慣于圍著灶臺水缸的生活,并沒有因為洪景來的身邊變化而成了養尊處優的老夫人。
“不用了,那些便夠了。”
“誒,你說說老爺我和別人說的有什么不一樣?”回了洪氏的話,洪景來繼續問小丫鬟。
“人家都說老爺身高八尺,腰圍也是八尺,能上馬舞一百二十斤的大刀,一瞪眼就能嚇退好幾千韃子。一開口說話和打雷一樣,說假話的會被直接震的吐苦汁……”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這都是誰和你說的?哈哈哈哈哈……”
洪景來也是笑著了,原來自己擱老家的父老鄉親眼里是個猛張飛?;蛘呤莻€十三太保,最不濟也是個尉遲恭。
“也不知道哪里傳來的,還有人說您能和山里的大熊一般高壯,吼一聲,連水里的魚都能被嚇得跳出水來……”
小丫頭說的眉飛色舞的,大概是太魔幻了,以至于都忘記了兩人之間的身份。洪氏看越說越不越不像樣,狠狠地瞪了一眼小丫頭。
“去去去,端去給外面的那個小哥兒,也不知道哪兒聽來的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