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山的空氣都透露著自由的味道!
在漢陽屁都不算一個的洪景來,在鐵山那真就是天上的人物。不提之前高升走了的宣煙,縣令肯定對洪景來畢恭畢敬,而鄉(xiāng)吏和鄉(xiāng)班那更是洪景來一伙兒的。
誰叫當年洪景來幫著把鐵山歷年積欠的賦稅一概豁免了,可是官帳上豁免,不代表鄉(xiāng)吏們會給百姓豁免。給他們這么大的好處,喂不熟的狗都能喂熟。
以前在漢陽人人都喊洪景來“小洪判官”、“小洪檢詳”,說白了就是小洪嘛。現(xiàn)在在鐵山人人見了洪景來,那必定是一句“老爺”!嘴上不在乎,心里面終究還是有些受用的。
什么時候還是要把腦子里這點封建主義的尾巴割一割!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閣郎最近還真是快活啊!”李在朝帶了一個西瓜過來。
鐵山附近實際上不太適合種西瓜,但是有人想吃自然就有人種,只不過既不是很甜,而且還是沙瓤的。俗稱“老婆婆瓜”,給沒牙的老太太吃。
但是這當下的,有個瓜吃就不錯了,洪景來不會挑三揀四。李在朝就更不會挑了,他窮苦山戶出身,如今的日子以前根本沒想過,現(xiàn)而今吃的別提多開心了。
他家里那口子和女兒兒子都住在洪家旁邊,既方便照應,也是因為他們家的宅基地是洪景來分的。洪氏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也得過他們的手腳。
“也不過是偷得浮生半日閑罷了。”洪景來挺喜歡李在朝家的兒子,虎頭虎腦。
有一次看這小男孩在田埂上跑,光著腳地上又滑,摔了個大跟頭。骨碌一下就爬起來,沒事人一樣,皮糙肉厚,絕對是個當兵習武的好苗子。
“來來來,來吃瓜。”但是屎蛋的小名洪景來實在叫不來。
“這小子,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咋就吃不飽呢。”李在朝對這個兒子大概算是放養(yǎng)的,只管他吃飽穿暖茁壯成長就得了。
“不吃能長個兒?吃你這個老子的咋還不行啊!”李在朝家那口子還是這樣的厲害,別看李在朝做了六品的武官,照樣在家里被老婆管。
“就是嘛,能吃好,能吃長得快。”洪氏也站在旁邊幫腔。
雖說孩子不是自己孫子,但是那么大一個小子天天擱眼前晃,又是洪景來兄弟家的兒子,洪氏心里也挺喜歡。
“是是是是……”怎么辦呢,李在朝慫了,只好點頭。
“對了,閣郎你這回鄉(xiāng)都快三個月了,日子眨眼過得快,啥時候再回漢陽啊?”
為了回避女人們的念叨,李在朝趕忙和洪景來談正事。而女人們聽了這話,很知趣的立馬不再多嘴,家里男主人談事,不好插嘴。
“這還不好說,總要到年后吧,現(xiàn)下漢陽也不是那么輕易好去的。”洪景來心里大概有數(shù)。
僻派大概這一兩年間就會被斗倒,但前提是貞純王大妃去世。所以洪景來估計什么時候天下舉喪,悼念大王大妃的時候,差不多就是可以回去的時候了。
“閔大監(jiān)沒有和您通過信?”
“只一次而已。”信里也沒說什么大事,只是說兩派人馬又陷入了互相試探的僵局,一邊投鼠忌器,一邊猶豫不決。
“那閣郎不如謀一個外放,就近謀個郡。您起先就是議政府檢詳,肯出守一郡的話,肯定要升轉,做一郡綽綽有余。”
“守一郡嗎?”
“鐵山如果不行的話,隔壁龍川、宣川、郭山都不錯啊,離得也近。”注1
“能回來做官?”洪氏聽著這個話,極其難得的插了一句嘴。
“在朝說的也不無可能,多走動一下,指不定能謀上一任。”李在朝說的不錯,正五品京官外放從四品郡守,并不稀奇。
洪氏點點頭,似乎感覺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