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和糧草軍資。
剩下的三百個賊兵驅趕著四千多丁壯面朝南面列陣,當然也沒發什么武器。大抵丁壯們拿的也就是木棍尖竹而已,有個帶鐵的菜刀都算是好的了。
洪大守三個人,一人分了一根棍,就不知道哪里來的木棍,兩米不到,連一頭削尖都沒有。就最最普通的那種,果然炮灰。
鄭神師也沒得馬,步行指揮。以他的那些骨干賊兵為經絡,把四千來號丁壯分作八團,勉勉強強列起了一道橫陣,有了一絲的軍隊模樣。
很幸運的是,洪大守三個人被丟到右翼,沒有在中心直面對面所來之眾。
“怕不是真有官兵!”洪大守和右邊的韓三石說道。
“咱們瞅準機會就跑,不要最早跑,也不要拖太久。”韓三石吩咐兩個人。
洪大守嗯了一句,可映入眼簾的所謂官軍,只從數量上看,大概只有七八百人。
也沒有嚴密的行軍隊列,氣質幾乎沒有。也沒有聽到行軍必備的鼓點和行軍時那整齊的踏步聲。
更可笑的是,對面所謂官軍的形象如出一轍。沒有號褂,沒有便帽。大多都是普通良民的打扮,穿著幾乎沒有防御的布衣,主要武器也就只有手里的短刀,沒有見著幾面盾牌。
騎兵自然也是沒有的,就散碎的無甲步兵,出現在了洪大守眼前。
“這是官軍?”韓五石問出了一句大家都想知道的問題。
注1大家平時看到的弓都是完整版的,但實際上弓的那個弓體和弓弦并不會一直系在一起,而且弓弦在作戰中也經常會繃斷。所以在《明史》上能看到邊軍很多士兵的裝備一欄里會多出兩條弓弦。
所以打仗了,把弓重新套上,這不是要花力氣嘛,要費勁嘛。自然是要給辛苦錢的,還不能少。
注2啥玩意叫纏繩呢,顧名思義就是把繩子纏好。那這個錢的由來就很好解釋了吧,鳥槍兵嘛,就是火繩槍,他需要火繩來點火擊發。
一場仗可能打五分鐘,也可能打五小時。那么就要準備足以應付戰事的火繩,大概率是纏在手臂上的。一圈一圈,纏繞著,有些鳥槍手纏手上的火繩能有兩三米長,也挺費功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