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和貞純王妃兩人的長兄金龜柱本來在正宗朝還算有所權勢,可惜被正宗大王強力打壓,整個僻派差點被連根拔起。金龜柱成為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被流放,然后暴死!
就毫無緣故的突然暴死!
號稱明君的正宗大王也有這般狠戾的時候。
試圖恢復僻派的勢力,這次科舉就是大好的機會。于是金觀柱也必須跳出來,爭一爭。
況且他背后還有沈煥、權裕、金達淳等一批僻派的內外官員搖旗吶喊。勢力雖不及前兩位大噴子,但也足以在朝堂上三分鼎力。
說句實話,閔廷爀已經沒有心思去管洪大守中進士這種小事了。他現在整個人部的精力都匯聚在明天廷議的事情上,如果明天不爭一個你死我活,分出一個高下,那金祖淳這一派的勢力必定受到打擊。
百尺竿頭,只能更進一步!一旦退卻,必然萬劫不復!
金祖淳的三代(七、五、四)先祖父部都是死于黨爭!活活拷打致死的也不是沒有!
就算死后平反,追贈“忠獻”這樣的美謚,追封領議政這樣的高官,有什么用?人都死透了,美名再高自己也享受不到。
活著的時候,如果政治斗爭失敗,三代先祖父的慘死時刻警醒著金祖淳。以及金祖淳這一派的大小官員。
朝堂上不是請客吃飯,不是溫情脈脈,雖然有妥協的時候,但也有身死道消的可能。
洪大守沒有在這種事情上插手的資格,甚至連發言的資格都沒有。
這已經是黨派實力的較量了,出一兩個奇謀妙策根本不管用。斗爭明面化,毫無遮掩。
想靠小聰明在這樣的大漩渦中激起浪花?那怕不是直接被卷入深底,尸骨無存。
就算想要一言而觸動君王,君王才幾歲?十二歲的純宗大王管個屁用!
坐在大殿的朱漆廣椅上,除了做一個泥塑木雕之外啥也做不了。王座后面可是垂著簾呢,貞純王妃不僅僅是聽政,還主政。她只要不撤簾,最后簽字蓋章的就還是她。
甚至明天閔廷爀可能都沒太多的發言機會,想要扭轉整個局勢,還是要看明天廷議上幾位頂層大佬的交鋒。
潘南樸氏攪局,僻派試圖恢復權勢,金祖淳要穩固自身的基本盤。各有各的算盤,各有各的目的。
雖然身在局中,但連棋子都算不上的洪大守很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