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妃自然是不要洪景來的錢,她就算混的再差,在宮外也有莊田收入,宮內也有日用開銷,再說一日三餐,衣服首飾都是大王掏錢,開銷也就那樣。
所以那五萬兩,她要洪景來掏出來,但不是掏給她用!
她要洪景來拿去送人!
白花花的銀子和錢都拿去送給不相干的人!
而她屬意洪景來去干的乃是宣惠廳常平僉正,從四品!
看樣子還給洪景來提了一級,步入了四品的級別,而且還是在宣惠廳這樣一個掌管天下貢米收儲的機構,那豈不是天下第一等的肥缺?
再者常平僉正,就是主管宣惠廳常平司(廳)的官。而朝鮮使用的貨幣就叫常平通寶,兩者之間感覺有莫大的關系對不對!
實際全是屁!
宣惠廳是主管天下貢米收儲的頂級肥缺部門,但是常平僉正不管收儲貢米,常平僉正主管發放俸祿!
發俸祿!
發個屁!
李王就是個窮鬼,他發個屁的俸祿!
以洪景來自身為例,他這個禮曹典客司正郎,正五品的京官,自然是是有一份俸祿的。由于朝鮮的貨幣經濟在李朝建國早期不發達,所以一般是用大米和黃豆等實物發放。
太宗七年(1407年),規定正五品五十六石科田米(或等價的布、豆),實發四十九石。一年分兩次發放,稱為初番和二番,是不是很摳?
不摳啦!摳的還在后面!
世宗二十一年(1439年),《經國大典》從新厘定俸祿,規定每年分四次發放,時間上稱為四孟朔日。正五品可得四十二石,實發三十七石,以米、豆、麥、正布、楮貨(造紙那玩意兒)發放。
仁祖二十五年(1647年),歷經兩次倭亂和兩次胡亂之后,朝鮮的國力遭到了毀滅性的巨大破壞。
最近新的韓劇那個李尸朝鮮第二季里和洪景來一樣正五品的世子翊衛,偷世子的水梨回家給老婆吃。世子說給他吃肉餅,就把他給收買了。真的有這么慘嗎?
比這還慘!
因為這時候正五品的官員一年規定只給俸祿二十七石米,而且這回給的是田米,也就是不脫殼的谷子。說白了就是要吃的話,你還要自己去脫殼,然后回家和老婆孩子吃糠吧!
二十七石米還是名義上的,實際到手有一半就了不起了,五品官員一大家子可不就是吃都吃不飽,過得和要飯的差不多!
顯宗十一年(1670年),李王連這點俸祿都發不出來了,表面看上去四海升平,八道天下終于安寧。所以將正五品的俸祿改為三十石,但是實際上要打一個折,也就是直接規定只發二十六石,實發多少鬼知道。
肅宗二十七年(1701年),戲已經演不下去了,李王臉都不要了,正五品從今以后一年只發十七石。
景宗元年(1721年)甲午改革,編訂《續大典》,將俸祿定為每月發放,并沿用至今,規定正五品的年俸為十七石米和豆,米豆各半。
是的,洪景來現在的工資是一個月一石三升米豆,還是陳米新米摻半。
對了,除了干檢詳的第一個月以外沒有發過!
升了僉正的話可以每個月多領二升米,至于能不能領到就看你的命了。
這也就算了,沒有俸祿拿出來發放,咱不是還可以鑄造常平通寶,發錢也是一樣的,而且銅錢硬通貨,只要銅在那里,就值錢,這個官不是一樣干的嘛!
在李朝早期常平廳并入宣惠廳的時候,確實不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個鑄錢的權力是掌握在宣惠廳手里的。這個常平僉正也確實是肥缺中的肥缺,很多人干。
但是,又要說但是了,生活不會這樣一帆風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