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漢人軍隊之所以經常為補及發愁,那是因為中原地區缺少戰馬,軍隊主要以步兵為主。
每次打仗,不僅要靠士兵步行移動,還要跟大量運送糧草和緇重的民夫一起上路。
這使得漢人軍隊每次出兵,不僅行動緩慢,而且行軍途中要養著這么多人,糧草物資消耗極大。
如果戰爭持續時間較長的話,還要擔心敵人會在半路截斷糧道,使糧草供應出現問題。ii
所以對于漢人軍隊來說,糧草補及一直是個非常頭痛的問題。
但今時不同往日,我們西北軍已經從胡人那里繳獲了大量戰馬,這就具備了跟胡人一樣能夠快速行軍的優勢。
如今整個南方地區以及大半西南地區,全是胡人的地盤。
這么多年來,胡人在這兩塊地盤的治理和經營上,都已經有了一定的氣候和規模。
當地幾乎所有漢人都成了胡人的奴隸,在他們的任意打罵下無償勞作,把這些關外豺狼養得膘肥體壯。
據我派過去的探子粗略統計,整個內陸地區,一共有胡人約八十萬到九十萬之間。
其中正規士兵約三十五萬人左右,剩下的全是普通牧民,而且以大厥國王的親族沙真族為主。ii
雖說胡人全民皆兵,但普通牧民和真正的士兵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如今由大厥王子阿羅布所率領的二十多萬主力大軍已經被我們全滅,那南方地區剩下的胡人正規軍也不過十萬人左右。
憑借我們手上的火槍和開花彈等火器,只要派出一支全部由騎兵和馬車組成的遠征軍,就足以橫掃盤據在那里的胡人殘軍。
至于糧草后勤方面,我們完全可以學胡人那樣,每打下一塊地盤,就在當地進行補及。
由于整支遠征軍都由騎兵和馬車組成,因此移動速度遠比要靠大量民夫運送糧草的普通軍隊要快得多。
再加上火槍、開花彈等火器的助力下,遠征軍可以說是指哪打哪、來去自如。”ii
寧志遠聽到這里,兩眼已經像土匪一樣青光大作,臉上更是充滿了興奮的表情。
至于李定北、蕭志堅、寧雅柏、寧雅楓、章文軒等人也是驚訝不已。
這完全就是照抄胡人的打法,只不過區別在于西北軍手上還有火槍、開花彈等大殺器。
光是這點,就足以在戰力上碾壓胡人。否則大王子阿羅布所率領的二十多萬大軍就不會葬身于此了。
其實在池非看來,這與其說是照抄胡人的打法,還不如是參考了二戰時期德國的閃電戰術。
二戰初期,德國軍隊就是憑借機動化部隊的高速移動,再加上猛烈的炮火支援,才使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一舉侵占了包括波蘭、法國在內的多個大國。閃電戰術也因此名聲大噪。ii
既然這個時代沒有機動化工具,那就用戰馬來代替。然后用火槍和開花彈等火器來作為針對胡人的主要攻擊武器,實現山寨版的閃電戰。
“用清一色的騎兵來發起遠征,然后像胡人一樣就地補及,這確實是個極妙的想法。妙,確實妙。
阿真,你還有要補充的嗎?”寧志遠催促道。
池非接著說“小婿之所以想挑這個時間發起南征,不是指望遠征軍能夠一口氣收復整個南方地區,這并不現實,也很難做到。
小婿真正看中的,是盤據在南方地區那些胡人牧民手里,數量龐大的牛羊等牲畜。
牛羊乃胡人的命根子,那些牧民從西南高原遷移過去的時候,大多都帶著牛羊一起上路。ii
他們在氣候溫暖的內陸地區生活了這么多年,手里的牛羊數量早就翻了好幾倍。
據我所知,如今南方及西南兩地的牛羊數目,至少有五百萬到七百萬頭之間,或許真實的數目遠在這之上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