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京城發生驚天巨變之時,寧志遠所率領的寧氏一族正快馬加鞭地趕往西北避難。
在出發之前,寧志遠已經放出所有信鴿,把京城的況寫成紙條綁在信鴿上放了出去。
他需要讓自己人以及心腹手下知道京城發生了什么事,好早作準備。
如今幾天過去了,遠在西北的兩個兒子和其他寧氏族人應該已經收到消息。
為了盡快趕到西北,一路上包括寧志遠在內的所有人全都不敢停留太久,就算是吃飯睡覺也是盡量縮短時間。
能騎馬的盡量騎馬,不能騎馬的就坐馬車,務必要把所有人都帶上。
為了防止京城那邊派人追捕,寧志遠還派出一部分護衛后,用于引開追兵。
不僅如此,他還派出十幾個護衛充當斥候,在前方探路,以免中了埋伏。
一路上眾人都十分小心,盡量隱藏形跡,所有人的神經都崩得很緊。
還好二皇子等人正忙于在城內大肆搜捕各種反抗勢力以及漏網之魚,暫時沒有余力派出大軍追捕他們,這才讓寧氏一族免于兵禍。
不過最大的功臣還是那條秘道。
沒有那條秘道,寧氏一族絕不可能全族逃離京城。
當安國公的黨羽好不容易才找到那條秘道的時候,全都被這條直通京城外面的秘道給驚呆了。
這么長的秘道,究竟是花了多少年時間才挖好的?又是什么時候挖的?難道寧氏一族早就預料到會有今天的況出現嗎?
這寧家,果然深不可測,讓人不敢小覤。
經過大半個月的趕路后,寧氏一族終于安全進入西北境內。
在邊境迎接他們的不是別人,正是寧志遠的次子寧雅楓。
正如寧志遠所料,在西北的兩個兒子和其他寧氏族人果然已經收到了飛鴿傳書,并提前做好了各種準備。
寧雅楓就是為了接應父親等人,才親自率領兩千精銳騎兵以最快的速度趕來邊境,他們已經在此等了幾天時間。
如果寧志遠他們再不到,他就要帶著這些騎兵出發找人了。
看到次子寧雅楓,寧志遠十分高興,雙方會合后,立刻問他西北這邊的況。
寧雅楓告訴他,在收到飛鴿傳書后,他和大哥以及所有在西北的寧氏族人立刻開始行動起來。
他們首先聯系上所有站在他們這邊的軍方同僚,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在各個營區發動兵變,把朝廷方面的軍方將領迅速控制住,不讓他們有機會起兵造反。
寧氏族人心里很清楚,在這種關鍵時候只有掌握住兵權的人才有話事權,其他一切都是虛的。
雖然把朝廷的人給成功控制住了,但畢竟在各大營區發生過兵變,底下的士兵也不是瞎子,也都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
士兵們只是不明白以寧家為首的各位上官為什么要這樣做,難道寧家叛變朝廷了嗎?
一時間,整個西北各個營區的士兵都顯得十分恐慌、不知所措。
軍中更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這時候要想驅除流言、穩定軍心,必須要有一個像寧志遠這樣在西北軍中和民間都擁有深厚威望和人望的核心人物才能說服眾人,否則再拖下去西北一定會亂。
在了解到大概的況后,寧志遠立刻決定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邊關重鎮烏赤縣。
因為整個西北大營就在烏赤縣,那里也是寧家的根基所在。
只要控制住西北大營,一切就會在寧家掌握之中。
于是在經過簡單的休息后,一行人再度起行,往烏赤縣趕去。
原本經過連來的快速趕路,寧志遠的傷口開始出現了開裂滲血,本該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一段時間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