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了,很可能會變成一場曠持久、事關國運的胡漢戰爭。
胡人騎兵來去如風,彪悍兇殘,戰馬數量極少的漢人軍隊是很難正面與其對抗的。
長年與胡人打仗的西北軍算是一個異數,是少數能跟胡人硬碰硬的漢人軍隊。
其中原因不僅是因為西北軍民本比較彪悍,更主要的原因是西北軍通過多年戰爭,搶了胡人不少戰馬并將這些戰馬配種繁育,這樣才有足夠的戰馬裝備大量騎兵與之對抗。
但內陸一般漢人士兵是打不過胡人騎兵的,所以歷來對付胡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易守難攻的城池來bi退他們。
為了防止西北方面真做出放胡人入關這種瘋狂之舉,因此幕僚們紛紛強調不能過份bi迫西北,否則容易發生巨變。
安國公對此也是比較同意的,所以一直沒有派兵攻打西北。
既然不能隨便出兵攻打,那又如何對付西北?
幕僚們提出的辦法是圍而不攻,促其內亂。
所有人都知道,西北雖然疆域遼闊,但氣候干旱、土地貧瘠,單靠本地產出根本無法養活這么多士兵和戰馬。
因此與其出兵攻打,還不如派重兵守好與西北接壤的地區,尤其是各個產糧重地,不讓西北從這些地區拿到一顆糧食。
西北民風彪悍,如果長期缺糧的話,一定會引發民亂。
等西北境內民亂四起,寧家疲于奔命之際,就是朝廷以雷霆之勢出兵平叛的最好時機。
西北就像一頭猛虎,如果想靠人多去砍殺它的話,往往會落到兩敗俱傷的下場。
但如果想辦法把這頭猛虎關起來,不讓它得到任何食物。時間一長,這頭猛虎自然就會慢慢餓死,這樣就能兵不血刃地解決它了。
安國公覺得此計大妙,于是立刻依計而行。不僅派重兵鎮守各個產糧重地,還派出大量殲細混入西北進行煽動和策反。
然而西北很快就在境內推行保甲制,使得這些細要不就是被抓,要不就是只能躲在人煙稀少的地區隱藏起來,根本無用武之地。
但不管怎么樣,只要把西北這頭猛虎關在籠子里,并斷其糧草,遲早有一天它會活活“餓死”。對此安國公還是很有把握的。
就在京城為西北出兵九江而震動之時,有一支由五百精兵保護的人馬正馬不停蹄地由西北出發,趕往剛剛占領的九江府。
這一行人,最核心的正是池非和阿芷他們夫妻倆。
與他們一起同行的,還有那些負責研究燧發槍的工匠們。
池非之所以要帶著這么多人出發,甚至連阿芷也要帶上,那是因為岳父寧志遠已經把他升為九江鹽務官,統管九江所有鹽務。
他這次去九江,需要在那里住上一段較長的時間。因此他才會拖家帶口地把全部人都一起帶上。
最+新章節前往♂+\♂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