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正月十五后,寧雅柏、寧雅楓、寧雅芷、池非四人離開西北,踏上了返回東北的路程。 一路上,寧雅楓顯得十分興奮,因為父親寧志遠真的派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任務給他在最短的時間內組建一支水師,把整個烏江封鎖起來,不再讓偽朝的船只有機會過江。 寧雅楓知道父親的用意,這是為了防止偽朝像上次那樣,再把大量流民扔到東北來。 如今的東北,是真的很難再接受大量流民了。 為了讓次子做好此事,寧志遠還派了兩名有經驗的幕僚全力協助他。 這件事原本應該是讓長子寧雅柏來做的,但因為小女婿池非的火槍計劃橫空出世,寧志遠只好臨陣換將,由次子來負責。 此時在寧志遠眼中,沒什么比實現火槍量產更加重要的事。 與此同時,過年前就定好的官員選拔改革制度終于開始在西北全面展開。 當官府在西北各府縣貼出榜文后,瞬間引起了全西北的震動。 尤其是各地縣丞、教諭、縣尉、典吏等一大批吏員更是激動無比,比撿到銀票還興奮。 因為這項新政一出,表示他們這些原本一輩子都不可能當官的吏員終于有機會當官了,這怎能不讓他們激動萬分。 榜文上面寫得很清楚,凡是考取了舉人及以上功名的人,或者做滿五年以上的吏員,都有資格參加官員選拔考試。 考試內容以水利、賦稅、律法、四書五經為主。 選拔考試將于兩個月后在烏赤縣舉行,為期三天。 一旦考試通過者,就有機會授官。 除了官員選拔考試外,三個月后還將在烏赤縣舉行一次吏員選拔考試。 只要是識字的人都可參加考試。考試內容同樣以水利、賦稅、律法、四書五經為主,只不過考試內容會相對較淺,考試時間同樣是三天。 一旦考試通過者,就有機會成為衙門里的吏員。 這個榜文一出,不僅原本就在衙門里任職的吏員們激動萬分,其他識字的人也為之心動不已。 西北土地貧瘠,物產有限,平民百姓可以賺錢的路子實在太少了,因此大部分百姓都普遍較窮。 假如能在衙門里當吏員的話,那可是一個衣食無憂的鐵飯碗啊。 而且一旦他們通過考試成為了吏員,只要在衙門里待夠五年,就有機會參加官員選拔考試,這對于眾多連秀才都考不上的讀書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福音。 一時間,幾乎全西北的百姓都在談論此事。尤其是那些識字的人,全都摩拳擦掌想要去烏赤縣考一回試試。 那些衙門里的吏員更是趁著這兩個月時間每天晚上卵足了勁地讀書溫習,希望可以一舉考上官考從此成為人上人。 在得知榜文貼出后,西北各地吏員和民眾的反應后,寧志遠大為滿意,對心腹幕僚章文軒開玩笑說“老章,如果那些吏員知道這想法是你提出來的,一定將你視為再生父母。” 章文軒十分謙虛地說“主公才是實行新政的主政者,屬下只是稍盡綿力而已,哪敢繳功。 而且這官員選拔制度經蘇先生改良后,已經跟屬下之前所提有了很大的差別。 屬下當初提議以吏為官只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計,并沒有取代科舉制的意思。 而蘇先生的想法,卻是在科舉制之上另外開辟了一種全新的選官制度。 其意義之重大,絲毫不比科舉制小,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蘇先生之才,屬下實在自愧不如。” 寧志遠笑呵呵地說“行了,你們兩個也不用相互推功了。阿真固然是個奇才,但你也很好,有你們相助,我才有信心去進行改制。 老章,你覺得清廉社制度該什么時候實行比較好?” “屬下認為半年之后推行比較好,最好不要超過一年。” “為什么?” “有半年時間的話,不管是官員還是吏員,基本已經選拔完畢,人員也基本到齊。那時推行清廉社制度來監察當地官員正是時候。 如果超過一年的話,這些新選出來的官員已經逐漸熟悉當地鄉紳和商人,有可能就會形成以往官場慣有的常例制,到時什么炭敬、冰敬之類的名目就會相繼出現。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