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新來的那批工匠手藝還不夠熟悉,所以造出來的零件偏差太大了,這個只能靠他們多練多做來彌補。ii
二是需要在原來的六個部門上,再增加一個部門,專門負責抓零件達標這塊工作,暫時就起名為檢修部。
檢修部的工作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把偏差太大的零件退回原工匠進行修改或重做;二是對于偏差較小的零件進行內部微調,直至能用為止。
這樣一來,應該可以減少零件報廢過多的問題。
為了激勵這些工匠,池非還破天荒地提出了計件獎勵法。
也就是一個工匠每做好一個達標能用的零件,就按零件的難易程度來增加獎金。
例如做好一根能用的槍管,就獎勵那個工匠一百文錢;做好一個槍柄,就獎勵五十文錢等等。
通過這樣的激勵辦法,自然能夠讓工匠們更加自動自發地用心做事,總比一做錯就開罵要好得多。ii
果然池非這個計件獎勵法一提出,讓整個工坊的氣氛為之一變,所有工匠都變得士氣高昂起來,每個人的眼睛仿佛都在發著綠光。
于是,在新增加檢修部以及計件獎勵法的推動下,短短一個月內,報廢的零件開始明顯減少,整槍的組裝失敗率也在逐漸降低。
一時間,所有工匠都在全神貫注地用心做事,整個工坊處于一種你追我趕的熱烈氣氛當中。
那可是白花花的銀子,誰不想賺啊。
看到妹夫僅僅是提了這兩個小小的改動,就讓整個工坊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這么多,寧雅柏實在是心服口服。
他有時真想不明白妹夫是如何想到這么多奇思妙想出來的。
而且這些奇思妙想幾乎都是切實有效能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才是最厲害的。
就在池非的火槍工坊在熱火朝天的開工時,簡書棋也在熱火朝天地到處找洋人去打聽玉米和紅薯的消息。
雖然池非已經在信里勸他不要插手這件事,以免惹禍上身,但簡書棋卻不甘心就這樣干等著。
尤其他在知道玉米和紅薯這兩種海外作物是產量極高的荒年救命糧時,他就再也坐不住了,一心要幫好友找到這兩種作物出來。
簡書棋本身就是個聰明人,再加上經歷了這么多事后,已經具備了獨立的思考能力。
雖然好友池非在信里說過,已經通過建立梯田的方法來解決那十幾萬流民的吃飯問題。
但簡書棋知道剛開荒的生田,產糧量是很低的。只有經過多年耕種的熟田,才能有相對穩定的糧食產出。
換句話說,光靠這些剛開荒的梯田多半是不夠的,西北軍那邊肯定要補貼不少糧食才能養活這十幾萬流民。
這對于原本就產糧不多的西北和東北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假如真的能夠找到好友所說的玉米和紅薯這兩種高產作物,就能極大地緩解這種缺糧的狀況。
因此簡書棋才義無反顧地到處奔波打聽有關玉米和紅薯的事。
這不僅是為了幫好友池非,也是為了幫那十幾萬淪為流民的百姓。
他終于找到自己該做的事了。
為此他興奮不已,就算再辛苦也不覺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