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加稅所引發的小規模民亂那樣簡單,因為這次發生暴亂的亂民足有四十多萬人。
其人數之多,規模之大,遠非普通地方民亂可比。
這次民亂的源頭,就在于江東一帶試行的梯田法上面。
原來,朝廷為了安置這些從南方逃亡而來的流民,把所有流民驅趕到以山地為主的江東境內,然后在當地學東北的漳州府和臨祈府那樣沿渭江附近大建梯田。
流民們為了活命,只能按官府的命令去挖渠造田。
原本剛開始還算順利,但隨著時間的過去,各地官府對途經的物資和糧食層層盤剝截流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以至于到后期,救濟糧全部被換成陳糧已經是小事,更要命是里面還摻雜了大量的沙子。
至于耕種工具什么的更是些能看不能用的樣子貨,根本無法用于開荒種田,使得流民們對官府的恨意日漸加深。
京城的各級官員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其中的貓膩。
可是雁過留毛原本就是官場的慣例,誰也不敢說自己沒干過類似的事,于是所有人都開始裝聾扮啞當不知道此事。
終于,在有心人的煽動下,原本就對官府心存恨意的部分流民們終于爆發了,不僅把當地的官員全部打死,而且還到處搶掠殺人,直接就造反了。
在這些流民當中,領頭的是一個名叫杜津的年輕人。
他不僅率先舉起了反旗,還自封為江東王,聲稱要與所有跟隨他的人一起造太平、謀富貴。
在他的帶動下,幾乎大部分流民都加入到他的隊伍當中,變成了一支規模龐大的造反大軍。
自封為江東王的杜津每攻下一個地方,就對當地百姓開倉放糧,并且大肆搶劫當地富紳商人,然后把他們的土地分給愿意追隨他的百姓。
如此一來,自然有更多不堪重稅的平民百姓愿意加入他的大軍一起造反。
沒過多久,這支原本由二十多萬流民組成的隊伍逐漸壯大成一支四十多萬人的造反大軍
由于朝廷把大部分兵力都用于防守南方的胡人和西北軍去了,使得江東這邊的兵力原本就十分薄弱。再加上流民實在太多,各地衛所根本不敢阻攔。
僅僅幾個月時間,這支由一半流民一半當地百姓所組成的造反大軍就勢如破竹一般占領了多個府城,幾乎占了半個江東,而且大有星火燎原之勢。
消息傳到京城后,朝廷上下一片震動。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