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雖然不知道細菌和病毒的存在,但尸體容易傳播瘟疫這種事還是有很多人知道的,杜肖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當魏軍往惠陽城中大量投擲尸首的時候,他就已經猜到了魏軍的打算。
很顯然,魏軍就是想用這些尸首來制造瘟疫,然后讓惠陽城不攻自破。
此計不是一般的毒,簡直可以說是喪心病狂。
要知道古代社會一向講究死者為大,不管這人生前犯了多大的錯,只要人死了,那一切恩怨都會歸于塵土。
如果是普通人家,更是會對死者充滿敬畏,不敢有絲毫怠慢。
而魏軍的所作所為,甚至比傳說中的挫骨揚灰更加狠毒。因為這些尸首絕大部分都死于攻城戰當中的魏軍士兵,是他們的同袍。
這種把自己人的尸首當武器扔出去的做法,根本就是對死者的褻瀆。
別說西北軍對魏軍的這種做法深惡痛絕,就連魏軍當中的眾多士兵,也無法接受這樣的做法。
看到曾經的同袍尸首被人當垃圾一樣投進敵方的城里,這副情景幾乎讓所有士兵都感到無比的心寒。
這一刻,他們比任何時候都要害怕死亡。
因為他們害怕一旦死后,自己的尸首也會落到同樣的下場。
他們不想連自己死后,也落到死無尸的下場。
但不管眾人觀感如何,安國公想出的這條毒計還是產生了明顯的效果。
隨著城中大量尸體的不斷堆積,不僅臭氣熏天,而且負責清理尸體的士兵也陸陸續續出現了高燒、皮膚潰爛、咳嗽等瘟疫癥狀。
為了防止瘟擴散,軍醫只能組織士兵把這些疑似得了瘟疫的患病士兵隔離起來。
還好隨軍的幾位軍醫都參加過當年西北散瘡爆發時的防疫工作,對于如何防疫還是有一定經驗的。
他們按當年防治散瘡的做法,把城中分成了甲、乙、丙、安區一共四個區域。
甲級隔離區是已經確診感染瘟疫的人所住的區域。
乙級隔離區是剛開始出現癥狀,但不確認是否真的得了瘟疫的人所待的區域。
丙級隔離區是給雖然沒有癥狀,但剛從疫區出來的人所安排的區域。如果一段時間后都沒有出現瘟疫的癥狀,就可以把他們視為普通人分到安區域。
安區則是給健康的士兵所居住的區域。
通過這種隔離方法,很快就把患病的士兵篩選出來,避免了瘟疫的更一步漫延。
還好所有百姓已經撤離,城中只剩下負責守城的士兵,否則瘟疫擴散的速度會更快,也更加難以控制。
然而隔離患病士兵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盡快處理城中散落的尸首。否則時間一長,尸首腐爛速度越快,爆發大規模瘟疫的機率也越大,因此一定要抓緊處理。
由于逐一掩埋太費時間,也容易傳播瘟疫,有軍醫提出干脆學當年防疫散瘡時的做法,把尸首部燒掉。
這個提議很快就被杜肖通過了,他在城郊選中一片周邊沒什么樹木,不容易引起大火的空地作為專門焚燒尸首的地點。
于是無數尸首被戴著簡陋自制口罩的士兵陸陸續續地拉到這片空地進行焚燒處理。
隨著越來越多尸首被燒掉后,城中的衛生狀況有了極大的提升。不僅原本到處可見的尸首或人體殘肢被逐漸清理干凈,就連空氣中那股令人作嘔的尸臭味也減輕了不少。
這一番處理,頓時讓許多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們好過了許多。至少能吃得下飯了,不至于張口就想吐。
相對于西北守軍的逐步好轉,在城外負責領兵圍城的把總李志海不禁開始急了。
一連過去這么多天,他預想中的瘟疫好像并沒有在城中爆發,這大大出乎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