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種連射戰陣正是大厥的第一任國王巴玉王所創造出來的獨特戰法。
胡人多年來就是憑借這種連射之法攻占了一個又一個城池。
而這種戰法,別人就是想學也很難學得來,因為傷亡太大。
在攻城的時候,守城一方肯定會優先對付敵方的弓箭手。
這種站著不動只顧射箭攻擊敵人的戰法,會造成大量的弓箭手傷亡。
想要培養熟練的弓箭手原本就是一件非常耗時耗力的事,因此弓箭手在軍中一般都是少數的兵種,而且一般不會讓他們輕易涉險。
哪有將領舍得把軍中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弓箭當消耗品一般這樣使用。
但胡人則不同,精于騎射正是胡人所向披靡的兩大法寶。
相比于漢人培養弓箭手的各種不易,從小就練習騎馬射箭的胡人幾乎人人都是出色的箭手。
因為胡人根本就不缺箭手,所以才能不計傷亡地使用這種連射之法。
這種連射之法的厲害之處,就在于胡人能通過連續不斷的射箭攻擊,最大限度地壓制對手。這點確實跟火槍陣的排射極其相似。
果然,在胡人幾乎毫不間斷的弓箭壓制下,站在城頭上的西北守軍幾乎連頭都不敢抬起來,以免被對方的箭手所射中。
為了抵御胡人的箭矢,士兵們只能舉著一人多高的大盾組成盾墻來被動防守。
“啪、啪、啪、啪……”無數箭矢例如冰雹一般急促用力地打在盾墻上,發出連綿不絕的悶響。
但即使是這樣,仍然有不少箭矢從盾墻的縫隙間穿過,直接射中了后面的士兵。
這樣精準的箭術,比魏軍的弓箭手高出了何止一個等級。
雖然西北軍方面也盡量讓己方的弓箭手作出反擊,但相對于胡人數量龐大的弓箭手,這樣的反擊效果實在相差懸殊。
而且城頭上面能站人的地方原本就有限,不可能讓所有弓箭手都像底下的胡人那樣在寬闊的戰場上一字排開進行射箭,這也是導致守城方可以調用的弓箭手遠遠比不下胡人的原因所在。
事實上,由于胡人的連射箭陣實在太厲害,對城頭上的士兵形成了強大的壓制力。
因此這么多年來西北軍與胡人在交戰時,最激烈的戰場往往都集中在城頭的肉搏戰上。
主要是靠槍兵和刀斧手把爬上來的胡人一個接一個地捅下去或砍下去。
另外就是用潑灑火油燒斷云梯的方法來減緩胡人的攻勢。
只不過這個方法最危險,士兵們要把身體探出去潑灑火油,只要稍不小心,就會被胡人的弓箭手所射殺。
正因為胡人箭術犀利,而且悍不畏死,所以就算西北軍擁有城墻之利,在對上胡人攻城的時候,也往往要付出非常慘重的傷亡。
如果城下這二十萬敵人是魏軍士兵的話,唐志平憑借著城中的這四萬西北老兵,完有信心讓對方寸步難進。
但同樣的兵力對付胡人卻不行,如果沒有增援的話,只會軍覆沒。
胡人就是如此的兇悍,兩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隨著從云梯爬上來的胡人攻城兵越來越近,撫遠指揮使唐志平看到負責權指揮守城的大公子寧雅柏還沒有下令叫人去燒云梯,心里不禁焦急起來,連忙提醒道:“大公子,我現在就派人去燒云梯如何?”
寧雅柏卻搖了搖頭說:“暫時不必,我另有打算。
聽我號令,投擲兵準備。”
隨著他的一聲號令,他親自領上城頭的一百多個壯碩士兵立刻齊聲應道:“是,將軍。”
在應完后,那些被稱為投擲兵的壯碩士兵隨即打開放在自己身后的一個大麻袋,然后各自從里面拿出一個個十分奇特的東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