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勝局已定,一直騎在馬上穩(wěn)坐陣中的西北大將軍寧志遠以中氣十足的聲音大聲道:“敵軍已敗,給我殺過去。
記住,同為漢人,降者不殺。”
聽到大帥的命令,幾位大將這才反應過來,立刻對麾下的將士下令道:“大帥有命,乘勝追擊。
同為漢人,降者不殺。
兒郎們,跟我一起前去殺敵立功!”
“殺!殺!殺!”
底下的西北老兵們興奮地轟然應道。
就這樣,十萬西北老兵在眾大將的指揮下,舉著長槍往前方的魏軍大部直接壓了過去。
而在這場大戰(zhàn)中立下大功的神機營眾將士卻在孟平的指揮下,一起退到了寧志遠的四周保護著大帥的安全,并沒有參與追擊。
原本就已經(jīng)兵敗如山倒的魏軍士兵看到西北軍氣勢洶洶地殺過來,更是嚇得不敢應戰(zhàn),紛紛四散逃跑。
在后面看到這一幕的安國公氣得渾身發(fā)抖。
但他畢竟是經(jīng)驗豐富的老將,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再組織有效的抵抗,只能臉色鐵青地下令全軍后撤。
這撤軍的命令一下,魏軍上下立刻開始后撤。
只是由于整個陣型已亂,大部分人都急于逃命。就連組織弓箭手殿后掩護大部隊后撤都難以做到,場面十分混亂。
反觀西北軍這邊,卻是氣勢如虹,第一批沖過來的數(shù)千老兵手持長槍見人就捅,幾乎瞬間就奪去了上千魏軍士兵的性命。
“同為漢人,降者不殺!”
老兵們雖然喊著這樣的話,但下手卻毫不留情,見人就捅,而且專往對方心窩、腹部等要害處招呼。
這就是與胡人交戰(zhàn)多年的西北老兵們的作戰(zhàn)方式,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肯定往敵人要害處攻擊,只求一擊即殺、絕不留情。
這些從死人堆里走出來的老兵心里很清楚,不管對方是胡人還是漢人,只要是敵人就絕不可手下留情,否則死的很可能就會是自己。
看到西北軍如此兇悍,許多魏軍士兵嚇得趕緊扔下手中的武器跪地求饒。
對于這些跪地求饒的魏軍士兵,西北軍果然沒有再進行攻擊,而是越過他們繼續(xù)向前推進。
看到投降真的有用,頓時有更多的魏軍士兵有樣學樣地扔下武器跪地投降,并且大聲哭喊著“我降了,我降了,別殺我,別殺我!”。
很快,除了已經(jīng)撤離成功的人以外,五千多個來不及走的魏軍士兵紛紛投降,到處都是扔下武器跪在地上的身影。
這些主動投降的魏軍士兵,自然會有人上來用繩子反綁住他們的雙手拉到一邊去嚴加看守。
雖然成為了俘虜,但這些魏軍士兵如果親眼見過西北軍是如何對待胡人的話,一定會為自己不是胡人而是漢人而感到無比慶幸。
因為對于抓到的胡人,西北軍向來是不留活口的,一定會殺光為止。
這也是被胡人所逼。
西北軍民數(shù)代人與胡人交戰(zhàn)上百年,早就對對方的做事方法了如指掌。
胡人歷來的做法是,凡是遇到不肯投降的城池,一旦攻陷后就會大肆屠城。
對西北軍這個心腹大敵尤其殘忍,士兵們就算投降也會被屠殺怠盡。
而且胡人兇殘如狼,所到之處,雞犬不留,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西北軍民對于胡人的仇恨,早已深入骨髓,雙方已成不共戴天之世仇。
有道是你不仁,我不義。
既然胡人如此兇殘,那西北軍這邊自然也不會手軟,基本上是抓到一個就殺一個。
因此雙方交手這么久以來,幾乎都沒多少俘虜。因為就算投降也沒用,最后肯定會被殺。
既然反正都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