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朝廷上下都極其緊張。
為了遏止瘟疫蔓延,各地官府只能采取整片區域隔離的傳統做法。
也就是一旦有某個縣城爆發瘟疫,那就派兵把整個縣城給圍起來,不讓里面的人出來。
至于當年池非在西北防治瘟疫時所提出來的四級隔離法,根本就沒有官員愿意去實行。
在各地官員看來,與其在疫區內按四級隔離法搞什么甲級、乙級、丙級隔離區以及安全區等麻煩事,還不如直接把整個爆發瘟疫的縣城或村落封起來更省事,也更容易防止瘟疫擴散。
至于疫區里面的百姓是死是活,那就看他們自己的命了。
如今最重要的,就是盡快阻止瘟疫蔓延,尤其是不能讓瘟疫蔓延到新京那邊,否則朝廷一定會對他們問罪的。
這是各地官員共同的想法,因此他們都拼了命地派出大量官兵把爆發瘟疫的縣城或村落給封閉隔離起來,凡是有逃脫者,格殺勿論。
在這種近乎冷血的區域隔離措施下,瘟疫的擴散確實得到了有效遏止。
但可惜好景不長,僅過了一個月左右,各地又出現了新的疫情。
有些從未發生過瘟疫的縣城或村落,莫明其妙地又出現了新的散瘡患者,而且擴散得極快。
這時,朝堂之上終于有官員提出,這場瘟疫有沒有可能會是人為?
否則就無法解釋一個好好的縣城為什么會突然出現這么多感染散瘡之人。
眾人這才想起當年西北爆發瘟疫之時,好像也是胡人搞的鬼。
是一些胡人奸細偽裝成行商,把散瘡病人穿過的衣服拿到西北境內到處販賣,這才釀成了那場大瘟疫。
如今這場突如其來在江南爆發的瘟疫,跟當年西北是何其的相似。
經這官員一提醒,朝廷諸公越想越覺得這可能性極高,紛紛向和安帝建議徹查各地行商。
正怕得要死的和安帝在得到安國公的默許下,立刻下令各地官府徹查當地行商是否有可疑之處。
在事情未查清楚之前,禁止所有商人進行交易。
命令很快下達各地官府,各地官員哪里敢有所怠慢,立刻對當地的所有商人進行徹查,尤其是最近曾經交易過衣物的商人。
這一查之下,果然發現了諸多可疑之處。
尤其是有些在近期大量交易過物品的商人突然離奇失蹤,甚至有人在外面發現了幾個疑是失蹤商人的尸體。
而且最先爆發瘟疫的地區,這些失蹤商人幾乎都在那里做過生意。
其中交易的物品也大多以衣服、被褥、毛巾等織造物為主。
這一切跡象都表明,這場瘟疫很可能跟當年西北一樣,是人為制造的,而且幕后兇手很可能正是胡人。
畢竟當年西北瘟疫就是胡人所為,如今再來一次也并不出奇。
為了防止再有奸細借行商之名到處散步瘟疫,朝廷頒布了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禁商令。
禁止所有除皇商以外的商人做買賣,就連在菜市場賣菜也不行,違者一律收監處斬。
這禁商令可要了眾商人的命,尤其是那些靠做小買賣維生的小商販,更是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
然而面對官府的高壓政策,商人們也不敢公然違背,以免惹禍上身,只能無奈地關門歇業。
靠做小買賣維生的小商販固然沒了生計,住在城的居民也好不到哪里去。
由于絕大部分店鋪都不開門,百姓就算想買米買菜也買不到,只能從皇商所開的店鋪那里買高價米和高價菜,價錢貴了差不多近一倍,不禁怨聲載道。
除了頒布禁商令外,朝廷還下令大舉清查各地的奸細。
凡是發現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