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這里嗎?”
“對,放在這里就可以了。辛苦你了,大春哥?!?
“客氣什么,舉手之勞而已。對了,你這個是什么東西啊?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家俱?!?
“只是用來練力氣的東西,順便還可以掛東西。我看它挺便宜的,就買回來了。”
“原來是這樣,用這幾根棍子掛東西倒是挺方便的。行了,沒什么事我走了,泉子他們還在外面等我呢?!?
“好的,謝謝你了,大春哥?!?
“說了不用這么客氣,走了?!?
“好,再見?!?
今天一下工,池非就拜托張大春跟他一起去家俱店把剛做好的木人樁抬回來。
等張大春離開后,池非用十分熟練有力的動作在木人樁上打了起來。
房間內,不斷響起“啪”“啪”“啪”的清脆撞擊聲。
打完一套后,池非對這個木人樁的質量頗為滿意。
不愧是專做木制家俱的老字號,用料扎實,尺寸精準。雖然細微處跟標準的木人樁還有些差別,但已經足夠他使用,這一兩半銀子花得值。
趁著還有時間,池非又練了起來。
這一打就是半個時辰,直到鄧在外面叫他吃飯才停手。
等池非吃飯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兩只手臂都腫了,又脹又痛,幾乎連筷子都夾不起來。
怕引起鄧他們的注意,他只能忍著痛用筷子快速把飯扒進嘴,草草結束了晚餐。
由于剛剛練木人樁時練得太過專注,他都忘了這具身體并沒有練過武,一下子練這么久肯定受不了。
想當年他剛開始練詠春的時候,每天練完回去都要擦跌打藥酒散淤,否則第二天手臂肯定會腫起來。
只有等手臂的肌肉逐漸適應了擊打,才算是入門。
想練詠春偷懶是不行的,每天打木人樁是最基礎的練習。一來是鍛練身體反應,二是避免太久沒練肌肉會松馳下來。
因為詠春本身就是需要埋身肉搏的拳術,雙臂和小腿是最容易和對手發生碰撞的部位,如果不夠堅實有力的話,是很容易受傷甚至骨折的。
你套路學得再好,招式再多,可是軟手軟腳的話又怎么打贏別人?
不僅是詠春,其他武術也是如此,身體素質才是基礎。拳怕少壯就是這個道理。
自從有了木人樁后,池非要做的事又多了一件。
每天早上五點左右,他就醒了。
洗漱干凈后,他就在房間里練習木人樁。
練到六點左右,跟鄧他們去外面買早餐。早餐一般以稀粥和饅頭為主,基本兩三文錢就夠了。
米店七點開始營業,他們這些當伙房的要在開店前做好各種準備。
中午的時候,負責做飯的老寡婦會把做好的飯菜用籃子裝上送到店里,然后所有伙記逐個輪流吃飯。
下午五點米店打烊,伙房們開始下工。池非身為帳房還要留下來整理一下帳目,一般要拖到五點半才能走。
回到院后,差不多六點開始吃晚飯。
吃完飯休息一會后,池非就去鄧的房間教他做帳。
教到八點左右,他就回自己房間寫稿。
一般寫到晚上十一點收筆,然后打水擦完身子后就睡覺。
這就是他這段時間以來的作息情況。
開始寫稿后,他不由得慶幸當年外公教他寫毛筆字時教的是繁體字而不是簡體字,不然他可能連字都不會寫。
說起來,外公讓他從小學毛筆字,也是為了磨他的性子。
跟學詠春的原因一樣,他小時候不是一般的頑劣,到處打架鬧事,被老師通知家長來學校早就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