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盡。
他雖然沒寫過仙俠小說,但也看過幾本爆紅的成功作品,大概知道其中的各種套路和寫法。
池非并沒有想過要抄襲任何一部作品,他的自尊心不允許自己干這種下三濫的事。他最多就是學一下里面的套路而已。
仙俠類小說,最重要的是架構起一個能讓人信服的世界觀,否則很容易讓人看著看著就出戲。
不像現代的讀者,他們早就已經接受了仙俠小說的各種設定。他們不會一開始就考慮這是不是真的,他們只會關注里面的人物和劇情。
相反這個時代由于沒有真正的仙俠小說,如果一開始就把修仙世界非常直白地寫出來,很難讓普通讀者產生代入感。
只會像在聽傳說故事一樣當神話來看,不會真正代入其中。簡單來說,就是沒有閱讀基礎和閱讀氛圍。
既然要做這個時代的仙俠小說第一人,池非決定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去寫,這樣讀者會更容易接受。
所以人設方面,池非將主角設定為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容易產生代入感。
因為大多數讀者都是普通人,把主角同樣設定為普通人,會更容易讓讀者將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主角身上,跟著主角一起或悲或喜。
第二主角還是個孩子的話,有更大的可塑性和成長性。
一個從小開始學藝的人,跟一個成年才開始學藝的人,誰都會認為從小學藝那個肯定會更出色,畢竟積累程度不一樣。這是所有人的常識。
至于配角方面,可以隨著劇情的展開逐個出現,粉墨登場。
如果有需要的話,還可以讓比較重要的配角去引出支線劇情。
一部真正宏大壯闊的仙俠小說,光憑主角一個人是撐不起來的。各個配角背后的故事以及他們的所作所為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有些精彩的配角,甚至比主角更受歡迎,這種事并不少見。
有了大概的想法后,池非正式開始寫故事大綱。
故事的開頭,就從一條小漁村開始。
這條小漁村只有一百多戶人,村魚世代都以捕魚為生。
主角是村中一戶普通漁民的孩子,今年才七歲。
主角的母親曾是大戶人家的丫環,有幸讀過幾年書,不僅會寫字,見識也跟普通婦人不同。
雖然由于家貧無法讀書,但主角從三歲起就跟著母親讀書識字,所以言談舉止跟村子其他孩不太一樣,經常被大人稱贊有禮貌會說話。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村子里其他孩子都不想跟他玩,有意孤立他。
就在主角6歲的時候,他母親卻因病去世了,這讓主角痛苦無比,經常因為思念母親而半夜哭醒。
妻子的病逝讓主角的父親也很難受,看著年幼的兒子,他決定多賺點錢,讓兒子有機會去私塾讀幾年書,到時也好到城里找活干,不至于像他這樣一輩子只能當個漁民。于是他日以繼夜地出海捕魚,希望可以多撈點魚賣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