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掌柜從書架上拿出一個四方盒子放在池非面前說“小兄弟,這是老夫之前答應給你的《梁祝》精裝本。你看一下印得怎么樣。”
池非以前跟張泉水他們去書坊逛的時候,曾經見過這種盒子,還特意問了一下用途。
這種盒子叫函套,專門用來裝存和保護書籍用的。一般用硬紙板為里,外面裱敷藍布或各種絲織品。只圍裹書面而露其上下兩端的叫“四合套”;部圍裹的叫“套”。
他手上這個就是套,上面還附有一根用于固定書套的骨簽。
池非知道,并非所有書都會有函套,一般只有比較明貴的書,又或者是書坊特意訂作的精裝版才會附贈函套,其中套算是比較高級的函套了。
光這函套,就可以看出金掌柜對《梁祝》的重視程度。
池非打開函套后,只見里面放著一本書衣(封面)呈暗藍色,書簽處用金色楷書寫著《梁祝》二字的線裝書。
光看封面,整本書并沒有多余的裝飾和花紋,顯得十分低調和雅致。
池非拿起書翻開來看,只見里面的文字跟書名一樣,用的也是楷書。字跡清晰、排列整齊、分布均勻,看上去十分舒服自然。
就連所用的紙張也是上好的宣紙,不會出現滲墨不均的情況。
雖然池非對古代線裝書不太了解,但光憑這些,他知道金掌柜對《梁祝》之用心實在無可挑剔。
把書放下后,池非站起來向金掌柜鄭重地行了一禮。
金掌柜連忙阻止,“小兄弟,你這又是做什么呢,這讓老夫怎么受得起?”
池非正容道“掌柜對《梁祝》之用心,我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的。這本書能經由像掌柜您這樣真正懂書愛書之人的手出版成功,實在是池非的幸運,也是《梁祝》的幸運。所以請受我這一拜。”
對于池非來說,《梁祝》既是他對原來那個時代的緬懷和紀念,也是他在這個陌生世界所寫的第一本書,實在是意義重大。
能夠讓金掌柜這種既有職業道德又有專業素養的行家成功出版,的確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聽完池非的話,金掌柜也很受感動。他看得出來池非說的并不是客套話,而是真心所想。
自己用心制作的成果能得到別人認同,實在是一件讓人心情愉悅的事。尤其對方還是《梁祝》的作者,這更讓金掌柜感到高興,有種一切付出都沒有白費的滿足感。
雙方重新坐下后,金掌柜拿出一個紅封對池非說“小兄弟,這次《梁祝》大賣,我們當家很是高興。這是他特意叫我送給你的彩頭,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請小兄弟不要嫌棄。”
真不愧是人精。
池非深覺這聚雅齋不論是掌柜還是東家,都很會做人,也很懂得如何籠絡人心,怪不得能成為屹立多年的老字號。
既然對方有意示好,池非當然不會推托,十分大方地收起了紅封,“那麻煩掌柜代我向你們當家好好多謝一聲,池非就厚顏收下了。”
“小兄弟你太客氣了。”看他收下紅封,金掌柜也很高興。這表示大家關系良好,以后雙方還有許多合作的機會。
說完正事,金掌柜猶豫了一下才對池非道“小兄弟,關于草堂書生那篇新書序言,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掌柜,我不是很懂你在說什么?什么新書序言?”
看著池非一臉懵逼的樣子,金掌柜這才意識到他原來什么都不知道。
不過既然話都已經說出來了,金掌柜只好把事情的經過都跟他說一遍。
池非這才知道原來最近發生了這么多事,他竟然什么都不知道,果然還是太宅了。
不過這草堂書生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他們好像也沒什么過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