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波突然爆發的銷量,金掌柜完是一臉懵逼的,根本不知發生了什么事。
如果他經歷過池非那個時代的網絡文學風潮,就會知道為什么會這樣了。
在池非那個時代,有些電影和小說,就是被人罵火的。
要問明星最怕什么?不是被爆緋聞,而是完沒有新聞。
沒有新聞,就表示這個明星已經過氣。所以很多明星寧愿炒作緋聞,也不愿沒沒無聞就是這個道理。
電影和小說也是如此,只要有爭議有話題,就算被罵也是一種熱度。
有熱度才會引起普羅大眾的好奇,這種好奇心會迅速轉化成燃料,使其產生巨大的流量,讓這部作品迅速火起來。
現代稍微有點經驗的網絡寫手都知道,想讓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知道,最好的辦法就是求某位大神在新章節里面幫自己打一下廣告。這比什么宣傳都有用。
然而,這個時代的話本作者都沒有意識到還有這樣的操作。
草堂書生由于看不慣《梁祝》的爆紅,于是在新書的序言里面指桑罵槐發泄一下不滿。
這種行為表面看起來好像是對《梁祝》的有力打擊。但他卻完沒有意識到,他這樣做其實相當于在幫《梁祝》打廣告。
這草堂書生雖然人品不好,但他畢竟是現在京城正當紅的話本作者,按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大神級的寫手。
他這樣一搞,凡是看過他新書的人都知道,原來京城還有一本賣得很火的小說叫《梁祝》。
這些原本不知道這本書的讀者,可能一開始是抱著好奇心去看一下這本書究竟寫得有多爛。
但只要是真正看過《梁祝》的人,絕大部分都會對這本書的起初印象完改觀,并且最后很可能會直接買下來。
要知道,在池非那個世界里,梁祝這個傳統愛情故事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年經久不息,正是因為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美愛情所感染,使其成為愛情的千古絕唱。這個故事本身就極富感染力。
而池非所用的正是現代白話文的寫法,對于許多普通讀者來說,這種寫法既新鮮又容易了解,一看就明白。
再加上池非是個有經驗的網絡寫手,知道各種青春校園故事的橋段和套路。只要做到文白意不白,把梁祝二人的感情寫得盡可能的唯美和深刻,就足以打動絕大多數的讀者。
這就是這輪銷量突然再度爆發的原因所在。
更好玩的是,有很多因為草堂書生的新書序言所帶過來的讀者在看過《梁祝》后,竟然有不少人在買書之余,直接成了池非的粉絲。
這讓許多人大跌眼鏡,金掌柜實在應該給這位神助攻的草堂書生送一面錦旗過去才對。
外面這些風風雨雨池非是既不知道也懶得去管,他的仙俠題材新書已經進入了關鍵部分主角結束了旅途,開始上山學藝。
由于大綱上面是主角主角什么的,池非覺得有些礙眼,于是決定先幫主角想個名字。
池非屬于那種起名無能+簡介白癡的寫手,起名這種事對他來說頗有難度,尤其還是主角的名字。
起得太好嘛,那就不像普通人家孩子該有的名字。起得太差嘛,感覺好像又不像主角的名字。
至于什么龍傲天、趙日天、張恨水、江別離、南宮流云之類中二到不行的名字就不要想了,這是普通人家會給自己孩子起的名字嗎?
還有凡是什么龍、鳳、天、圣、皇、魏之類的字眼絕不能出現在名字里面。因為這些字只有統治階層才能用,一旦被人捉到把柄,分分鐘被查水表。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學讀歷史時,記得清朝有人寫了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結果就因詩里面有個清字,直接就被清政府給砍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