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非算了一下,手上已經有將近三十萬字的存稿,足夠出版兩卷了。
池非深知存稿的重要性,所以除非有事外出,否則一天都不敢停筆。
看著手上厚厚一沓手稿,池非覺得很滿意,接下來只要再按慣例畫上幾幅素描就可以了。
這個比寫稿更費神,因為沒有實物參照,只能憑空想象畫面,然后再進行構圖,實在很麻煩。
還好每卷書只要畫三幅就可以了,再多的話他連死的心都有。
他伸了一下懶腰,然后走到院子里去活動活動坐得有些僵硬的身體。
來到院子的時候,他看到張小娥正從井里搖水上來洗衣服。
對于院子自帶的這口井,她是最高興的人,這樣就不用到外面去買水了。
看到走進院子的池非,她立刻向他問好“當家上午好。”
“好,洗衣服呢?”
“對,當家有事嗎?”
“沒什么事,只是在房間坐太久了,出來曬曬太陽而已。你做自己的事吧,不用管我。”
“哦。”相處大半個月后,張小娥也知道池非是那種有話直說不會繞彎子的人,所以就繼續洗衣服沒有再管他。
在院子里曬著太陽走動了一會后,閑著無聊的池非就看張小娥洗衣服。
這個時代的人,主要用皂粉和澡豆來洗衣服和洗澡。
皂粉是把皂角搗爛,然后再混合草木灰(草木灰含碳酸鉀),然后磨成粉狀使用,故名皂粉。
澡豆也叫胰子,做法是把先把豬胰腺的污血洗凈,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狀,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勻地混合后,經過自然干燥便可作成洗滌用途的澡豆。
澡豆可以洗頭、洗臉、沐浴、洗衣服,是用途最廣的居家必備之物。
當然,制作工藝較為復雜,材料成本也較高的澡豆遠比皂粉要貴得多,所以普通平民都是用皂粉來洗衣服,澡豆一般只用于洗頭和沐浴。
這還是普通平民的做法,在一些偏遠貧窮的地方,人們會用比皂粉更加廉價的堿土來洗衣服。
所謂堿土,就是把堿性較重的土,再混合草木灰所制成。雖然也有一定的去污力,但由于泥土本身就是有顏色的,所以洗出來的衣服會帶著明顯的土褐色。
對于普通農民來說,下田勞作的衣服本來就是臟的,所以越洗越變色也就無所謂了。只有用來見人的、好一點的衣服,才會用皂粉去洗。
張小娥當然不會用堿土來洗衣服,因為這都是當家的衣服,她跟其他人一樣,用的是皂粉。
她先打好一盆水,然后把適量的皂粉灑進盆里。等皂粉溶解后,就把衣服放進盆里來回地揉搓和拍打,最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就行了。
以前池非在東升米鋪做伙記的時候,也是自己洗衣服的,很清楚這種皂粉雖然能洗衣服,但那去污力實在不敢恭維,主要是堿含量太少。
如果只是常規地洗一下還可以,但如果衣服真被弄臟了,想靠皂粉洗干凈就難了。
即使是用較貴的澡豆來洗,效果也很一般。原因還是一樣,堿含量太少。
池非看著張小娥盆里逐漸變黑的清水,忽然想起了一件他以前每次洗衣時都想做的事。
那就是他想把肥皂做出來。
在許多穿越文中,肥皂和玻璃是最經常被主角們做出來的東西。好像隨便一個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宅男都能輕易做出這些現代工業產物。
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不可能。
尤其是玻璃這種東西,沒有專業設備和親自做過的人,根本做不出來,最多只能做出像琉璃那樣的東西。
他以前還專門就這個事查過資料,發現其實并不簡單。
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