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這回你信了吧?我早就說過,這筆生意不會虧的。”一個穿著藍色長衫的青年搖著折扇得意洋洋地說道。
坐在他對面的一個五十來歲男人瞪了他一眼,“這回只是你瞎貓碰到死老鼠而已,有什么好得意的。”
“這話我就不愛聽了,什么叫瞎貓碰到死老鼠。如果不是篤定這兩本書一定會大賣,我當初會拍著胸口保證嗎?”
站在一邊的管家笑著幫口道“老爺,這回少爺是真爭氣。一萬五千多本書,短短半個月內就賣光了。這份眼光和魄力,跟老爺您年輕時候相比,可是不遑多讓,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長慶坊的當家林慶元沒好氣地說“你再夸他的話,他尾巴都快翹上天了。”
藍衣青年笑嘻嘻地說“爹,雖說我經驗是不如您,但我眼光還是不錯的。這兩本《仙俠》,是我上次去京城探望姑媽的時候,表弟強烈推薦給我的,說好看得不行,是京城最火的話本。我剛開始也是不以為然,覺得一個北方人寫的東西,哪里比得上我們南邊出的作品,不過是京城這邊的人少見多怪而已。
可是等我真正看下去的時候,才對此書驚為天人。我看話本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奇妙玄幻的作品。不管是那種獨特的文風,還是新奇的劇情,都是前所未見的。
我當時花了一天時間,什么也不干,甚至連飯也不想吃,就為了把這兩本書看完。這才是真正的廢寢忘食啊。我相信,這樣的奇書,只要是喜歡看話本的人,都會被其深深吸引的。
這部《仙俠》是作者池非的第二部作品,他的第一部作品《梁祝》同樣叫人驚艷不已。我雖然不太喜歡看才子佳人類的話本,但一本書寫得好不好,還是分得出來的。
我也是從那里開始,產生了把這兩部話本拿到我們長慶坊出售的想法。于是回家以后,我才敢拍著胸口保證這筆生意一定不會虧。這下讓我說對了吧。”
“行了行了,這回算你運氣好,少得意。”
林慶元任由兒子派人去京城批發這兩部話本,最初的想法其實是讓兒子碰碰壁,讓他知道生意不是這么容易做而已。
反正不過幾千兩而已,就當是花錢買個教訓,讓他學學乖乖也好。畢竟年輕人要多吃點虧,才會長心眼,以后做事才知道小心謹慎的重要。
但他怎么也沒想到,這兩部來自京城的話本竟然莫明其妙地火了,然后僅用半個月就賣完了,實在讓他有些哭笑不得。
所謂事有反常必為妖,林慶元是個人精,知道一本書寫得更好,也不可能毫無征兆地火成這樣。因為口碑的積累是需要時間的,不是半個月時間就能堆得起來的。
想到這里,他問兒子,“你老實告訴我,你是不是在背后搞了什么小動作?不然這兩部話本不可能在這么短時間內火成這樣。”
林長生有些得意地說“爹果然精明,一眼就看出事情不簡單。其實嘛,我也沒做什么,只是請了幾個讀書人幫忙推薦這兩部話本而已。”
“那些眼高于頂的讀書人肯這樣做?”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讀書人也并不是個個都有錢的,窮書生窮秀才大有人在。只要花點錢讓他們在同窗當中適當地推薦一下,他們還是愿意的,反正又不是什么作奸犯科之事。”
“就算他們肯這樣做,其他讀書人就肯放下面子看話本?他們不是經常口口聲聲說話本是亂人心志之毒物,讀書人不可翻看嗎?”
“爹,你把讀書人看得太高了。你真以為他們都是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嗎?其實在他們當中,喜歡看話本的人大有人在,只是為了面子他們不會說出口而已。
還有,雖然都叫讀書人,但實質上鐵了心要走科舉這條路的人還是少數。許多人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