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上午,池非去到廚房把收在角落里的幾個壇子拿出來。
為了幫助其自然揮發,池非并沒有把壇子密封,而是在上面蓋了一層油紙防止灰塵掉落,并留出了足夠的透氣口。
把其中一壇油紙掀開后,池非看到里面有一半的空間已經布滿了黃色的凝固物,看上去已經干透了。
他用小刀切出來一塊,然后蘸水搓了一下。
那種油滑溫膩的熟悉感頓時讓他心中大定。
他把泛起的泡沫反復搓了一下手,再用水洗干凈,兩只手頓時變得干凈起來。
池非有些興奮,這些肥皂真的讓他制作成功了。
為了驗證效果,他把其中已經開封的那壇肥皂拿給張小娥去用,洗衣服或洗手都行。
張小娥用過以后,大為驚奇。
她想不到這些黃色的塊狀物如此神奇,只要用力搓上幾下,就能產生大量的泡沫,并且把原本很難洗干凈的污漬去除。
如果是用來洗手的話,效果更加明顯。不管手上沾了多少油污和臟東西,只要隨便搓幾下,就能洗得干干凈凈。
第一次用到這么好用的東西,她十分興奮,連忙問池非這是什么。
“這叫肥皂,跟澡豆一樣,既可以用來洗衣服,也可以用它來洗手和洗澡,而且比澡豆更好用也更便宜。除了肥皂,以后還會出現更好的東西。”
池非已經想到了如何把肥皂進行產品升級,讓升級后的產品變成有錢人的專用品。
其實說白了很簡單,就是在肥皂里面加入香味,并且用模具把它定型,讓它變成高級香皂,把它跟普通肥皂區分開。
池非不知道模具是怎么做的,只想到一種最笨的辦法,那就是制作一種開合型的模具。
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個可以左右兩邊打開的木頭里挖出現代香皂的常見形狀,然后把還沒凝固好的皂液填充進去。等它干了以后,把模具左右一打開就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香皂了。
當然,香皂的左右閉合處肯定會有粘合的痕跡,到時只要用刀子削一下就可以了。
說干就干,池非立刻繪制模具的圖紙,然后去找木匠試作。
他選了一個手藝較好、手下又有幾個徒弟的木匠,一口氣訂作了兩百個模具,半個月后交貨。
因為圓形的壇子不方便把做好的肥皂拿出來,所以他又另外找了一個缸瓦匠訂作了二十多個正方形的大陶罐。專門用于制作普通肥皂,同樣是半個月后交貨。
模具和方形陶罐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在肥皂里面添加香味。
他知道現代香皂都是直接添加香精的,但問題是他不知道香精怎么制作。
他只知道一種提煉植物精油的辦法,那就是蒸餾法。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斷蒸餾,把花香植物的精油提取出來。
池非雖然知道大概原理,但他畢竟沒有親自做過,完就是紙上談兵。
而且他覺得這種方法太過麻煩,鬼知道要蒸多少遍才能把精油提取出來。
池非覺得郁悶之余,也覺得有些奇怪。
在他那個世界,明明很早就出現蒸餾法了。為什么這個跟明代很像的古代社會卻一直沒有出現這種提煉法。
不過這不是他該關心的問題,他要盡快想到另一種加香的辦法才行。
最后想了半天,他終于想出了一個笨辦法,那就是直接用香料泡水。
古代很早以前就有香料了,所以池非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香料這玩意。
他的想法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用細密的麻布把香料包起來,然后放在鍋里煮。煮完后,再讓它泡幾天,把香料里面的香味徹底泡出來。
這樣泡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