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因為趕稿太辛苦而導致身體不舒服也很正常。
在金掌柜的介紹下,池非不僅認識了幾個大書坊的掌柜,還認識了幾個有名的話本作者。
其中一個姓許、留著兩撇山羊須的中年男子,就是專寫武俠小說的有名作者平湖碧海,池非當初看的那本《張安平匪記》,就是他的作品。
不過這個時代的武俠小說跟池非所熟悉的武俠小說完是兩回事。既沒有內功又沒有穴道之類比較玄幻的東西,通常是寫得比較血淋淋的。
例如一刀下去,白花花的腸子流得到處都是,大概都是類似的描寫。
關于具體的打斗場面,寫得比較簡單和粗糙,主要還是以劇情發展為主。
還有一個專寫狐妖志怪小說的作者姓張,筆名是張鑒生。他的話本主要以妖物鬼怪類為主,走的是恐怖路線。這種類型比較小眾,但因為他寫得不錯,所以也頗受歡迎。
還有幾個跟草堂書生一樣,主要寫才子佳人類話本的作者,只不過遠沒有草堂書生紅而已。
在草堂書生名氣臭掉之前,他的確是京城最紅的才子佳人類話本作者。
在眾多話本種類中,有兩類是最受歡迎的,也是最好賣的,一類是偏男性讀者的冒險武俠類,一類是偏女性讀者的才子佳人類。
這兩個大類幾乎各占話本市場的半壁江山,所以寫的人也是最多的。
在會場的一個角落里,幾個作者正在聊天。
聽說池非先生不能來,一個專寫才子佳人話本的孔姓作者不無遺憾地說“我原本還以為有機會見到池非先生,向他好好請教一下在《梁祝》當中那種獨特的文風是怎么寫出來的,看來是沒機會了。”
“你這話說到我心坎上了,我也是正有此意。”
“別說你們,現在有不少作者都開始有意模仿池非先生的寫法。的確通俗易懂,讓人一看就明白。”
“可是你們不覺得太過直白了嗎?我倒是喜歡原來的寫法。”
“哈哈,現在很多人都在爭論這個話題,有人覺得太過直白不好缺乏美感,有人覺得這種寫法才更容易讓人接受。
我是支持后者。你們想吧,看我們書的人都是平民百姓,他們哪看得懂什么之乎者也,還是這種通俗寫法才更容易讓他們看明白,也更容易接受。”
“這話有道理,的確如此。我看不用多久,就會有越來越多作者用這種寫法來嘗試寫作。”
“那些人想得太簡單了,以為只要改一下文風,就能變成另一個池非。雖然我也是寫才子佳人的作者,但《梁祝》我是真喜歡,看了一遍又一遍。《梁祝》之所以感人,是因為書中充滿了真情實感,那豈是單靠改一下文風就能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