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肥皂不僅比澡豆便宜,而且去污力也強得多,回去用過的人很快就喜歡上了這種新的洗滌產品,開始口耳相傳,相互介紹起來。
口碑的力量有時是很強大的。
很快,隨緣皂店的名聲開始逐漸傳開,有越來越多平民百姓特意過來購買這肥皂,生意也越來越好。
池非并沒有另外請人,而是自己兼任了帳房和掌柜,張小娥和大牛則充當起了伙記,三個人忙得不亦樂乎。
中午飯就在店里解決,下午五點多他們才收鋪回四合院。
由于白天要開店,池非只有晚上才能寫稿,時間比較緊。
于是他改了一下順序,晚上集中精力在草稿紙上寫稿,白天趁店里沒事的時候就把昨晚寫好的草稿內容重新抄在單宣上作為正文。而且一抄就是兩份,一份是手稿,另一份是存稿備份。
這樣一來,他就節省了晚上重新抄寫的時間,可以專心用于創作。
雖然比之前可以一整天寫稿的效率差一些,但至少不會相差太遠。
隨緣皂店開了幾天后,池非還把陳帳房和簡書棋分別請到店里來坐坐,讓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生意。
陳帳房并不知道這鋪子是池非買下來的,還以為是他租的。不過看到他這么快就開始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很是欣慰,還勉勵了他一番。
陳帳房走的時候,池非送了他五塊香皂和一大塊肥皂,讓他回去試用一下。如果覺得好用的話,以后還會再送過去。
陳帳房并不知道自己手上這五塊香皂加起來的價錢已經高達五十兩,否則他肯定不會收。
簡書棋來到店里的時候,對池非做出來的肥皂很感興趣,像個好奇兒童一樣試了一遍又一遍,對去污效果驚嘆不已。
由于池非白天經常在店里,他作客的地方也由四合院轉移到了隨緣皂店,時不時就會過來坐坐。
池非有時覺得這家伙不知是真有把握還是個性散慢,明明還有幾個月就要參加鄉試了,卻不待在家里好好讀書而是到處逛,甚至還有閑情逸志追話本,真是服了他。
不知不覺,隨緣皂店已經開了半個月有多。存在店里的那二十幾大罐肥皂已經賣了將近三分之一,算是徹底打開局面了。
然而香皂卻一塊也沒人買,實在是太貴了。
一塊小小的香皂竟然要十兩銀子,這價格實在太嚇人。
對于香皂的無人問津,池非倒是一點也不急,因為他早有準備。
隨著隨緣皂店的生意逐漸上升,很快第二個月月初又到了,《仙俠》第六卷要上市了。
跟第五卷發售時一樣,發售當天,各間書店門口早就擠滿了買書的讀者。
但如果細心觀察的話,卻發現這些人當中有一些四、五十歲的大叔和大嬸,他們可不像是愿意花錢買話本的人。
實際上,他們的確不是真正的讀者,他們是黃牛黨。
其實黃牛黨不僅是現代有,古代也有,腦子靈活的人其實到處都是。
原來,隨著《仙俠》的爆紅,經常出現一書難求的情況。
有些腦子聰明的閑漢就從當中看到了商機,他們開始嘗試著提前去排隊購買,然后再加價賣給那些買不到書的人。
從《仙俠》第五卷開始就有人這樣做了,自從有人嘗到甜頭后,使得更多的人也加入進來做起了黃牛,于是形成了黃牛黨。
對于許多有心買書的真正讀者來說,這些黃牛太可恨。
因為他們的存在,不僅更加難買到書,還要被迫接受他們的加價,實在太可惡了。
而那些充當黃牛的大叔大嬸則不管這么多,只要有錢賺就算被其他人罵又怎么樣,賺錢才是正經事。
當各家書店陸陸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