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第九卷和第十卷,就是宛靈音對紀正從相識到相知,再對他心生暗戀的過程。
關于感情戲怎么寫?
池非的做法是,用具體的事件來推動男女主感情的發展。
紀正和宛靈音從地底下逃險后,原本兩人的關系到此就算是結束了。
然而池非卻安排了另一個劇情讓兩人再度產生交接宛靈音的師傅,也就是靈云齋掌門命令她去追蹤紀正,希望可以從他身上奪回師門的寶物聚靈珠。
于是在師傅的命令下,宛靈音踏上了尋找紀正的旅途。
從第九卷開始,池非采取了雙視角的寫法。
一個視角是紀正這邊,另一個視角是女主宛靈音那頭。
兩個視角來回交叉,把劇情步步推進。
紀正這邊正為了報仇做著各種準備,其間還跟多個追殺他的正派人士展開了生死對決。
這個視角走的是陽剛熱血路線,主要服務于喜歡打斗和武俠的讀者。
而宛靈音這邊走的卻是婉約感情路線。
簡單來說,就是宛靈音通過不斷的追蹤和調查,開始慢慢了解紀正這個人,從而對他的態度逐漸發生改變。
一路上通過從不同人口中打探到的消息,宛靈音知道了越來越多紀正自行走江湖以來所做過的各種事。
例如他曾經深夜去打劫某個為富不仁的殲商,然后燒掉對方放高利貸的借據,并搶光對方的銀子分給當地的窮苦人家。
他曾經還單獨一個人挑掉了某處一個幾百人的山賊窩,把里面那些作惡多年的山賊都殺光,雞犬不留。
還有,他曾經冒死去救一個被多個正派中人抓住的邪派高手,其原因竟然是因為對方曾經跟他一起暢快地喝過酒。
還有一次一個正派弟子對他出言不遜,被他打昏后直接扒光了衣服綁在路邊的樹上任人觀看。事后那個正派弟子羞憤欲死,從此不敢再出來見人。
他也不是特意針對正派中人,宛靈音通過調查發現,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多名昆侖山女弟子被人擄走事件,當時那個冒死救了那些女弟子的面具男很可能就是紀正本人。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江湖上對此人的評價可謂褒貶不一。
受過他恩惠的人恨不得為他立長生牌,保佑他長命百歲。
而跟他有過節的人則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恨其入骨。
通過這種種事例,宛靈音發現紀正這個人實在說不上是壞人,更像是一個做事隨心所欲、亦正亦邪的怪人。
此時的宛靈音,已經對紀正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不再視其為壞人。
隨后在一次偶然機會下,宛靈音意外得知了紀正的身世,以及他為什么會如此憎恨昆侖山的原因。
想到紀正不僅從小就父母雙亡,而且在年僅十三歲的時候,因為大魔頭阮無心的關系,被昆侖山的人嚴刑逼供,受盡折磨,宛靈音內心深處不自覺地對他產生了說不出來的憐惜。
接著兩人又在幾次偶然的機會下相遇,并且有了更加深入的接觸。
一開始宛靈音只想從紀正身上奪回聚靈珠,但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接觸中,宛靈音在不知不覺間開始欣賞那個外表冷硬,實質上內心善良的少年。
接下來,真正的轉折點出現了。
由于宛靈音出身名門身份高貴,而且本身又是一個絕色大美人,結果引來了一個好色的邪派大魔頭的垂涎,對方想將她收入自己帳中。
宛靈音雖然在年輕一輩修真者當中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佼佼者,但那個邪派大魔頭已經修練上百年,其修為遠在宛靈音之上。
結果剛一交手,宛靈音就被對方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并且還受了不輕的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