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故意以一種教導別人的語氣勸戒道“兩年不見,原來你在經商。
要知道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最為低賤。
你年紀輕輕,應該好好讀書才對。就算讀書不行,在家務農也好,何必自甘墮落。”
此言一出,場氣氛頓時冷了下來。
池非本人倒是沒什么,因為他早就知道這方有才自命清高,否則當年就不會為了該不該看話本這種小事跟簡書棋大吵一頓了。
另外看在陳帳房的面上,他也懶得跟這種腦子進水的腐儒計較。
然而他不在意,不代表其他人不在意。陳帳房父子孫三人一聽這話,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
因為這話罵的不僅是池非一人,還有他們這一家子男人。
照他的話來說,假如商人最低賤的話,那他們這些為商人做了一輩子帳房的人又算什么?!
原本就對方有才有些不滿的陳遠林頓時對這個女婿充滿了厭惡。
他現在非常后悔把女兒嫁給方有才這樣的人。
實際上,兩年前媒婆上門為方有才做媒的時候,陳遠林還特意從省外分店請假回來一趟,看看對方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
他可見識過不少媒婆是怎么把一個斷了腿的人說成微跛,把一個瞎子說成眼神不太好的例子,所以他知道媒婆的話不能信,必須要親眼見過男方本人才行。
經過細心走訪,他很快就查到方有才的底細。
這方有才的確是個秀才,年紀不算大,身體也沒有殘疾。
可惜父母雙亡,雙親在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分別離世,只留下一幢房子。
十幾歲就考上秀才的方有才為了繼續科舉,把這唯一的房子給賣了,然后在城南一個四合院里租了一個房間住下。
平日就靠幫人寫信和抄書為生,別說是家陡四壁,根本是連家都沒有,是個名符其實的窮秀才。
像這樣的人,陳遠林根本就不會考慮,但他妻子和女兒卻有不同的意見。
他妻子覺得這方有才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秀才,將來要考上舉人肯定沒問題。就是因為他現在什么都沒有,人家才肯答應這椿婚事的。
如果人家是個有錢的秀才,哪里還會考慮他們家?想都別想。所以這個機會一定抓住,過了就沒了。
他女兒也跟他妻子一樣,覺得這方有才雖然窮,但畢竟是個秀才,比那些什么都不是的讀書人要好得多。
將來他一旦高中,最差也是個舉人。如果運氣好的話,還有可能以進士的身份直接當官,到時她就是個官家夫人了。
看到妻子和女兒都強烈希望他應下這門親事,陳遠林頓時陷入了兩難的局面。
妻子那邊他可以不管,但女兒既然鐵了心要嫁給那個秀才,他這個做父親的如果硬要拒絕,將來女兒很可能會怨他一輩子。
罷了,女生外向。既然她想嫁,就讓她嫁吧,最多給她多陪一點嫁妝就是了。
陳遠林在考慮了整整一晚后,終于答應了這椿婚事。
女兒張小琳跟陳有才是今年年頭的時候才成親的,在與這女婿接觸過后,閱人無數的陳遠林很快就發現,這女婿有些眼高于頂的習慣,這讓陳遠林頗為不喜。
但女兒嫁都已經嫁了,還能怎么樣。只要不過分的話,他也就算了,或許讀書人都這樣。
然而今天這方有才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說這種話,實在讓陳遠林氣不打一處來。
看到家公、丈夫甚至兒子都面泛怒容,劉大嬸趕緊打馬虎眼說起其他話題應付過去,避免冷場。
已經嫁給張有才為人婦的張小琳也立刻出聲附和起來,幫母親和稀泥。
在兩人的努力下,氣氛才逐漸變得沒那么難看,只是陳遠林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