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帶到目的地后,馬中人問“蘇小哥,你看看這里怎么樣?”
池非看了一下面前這塊地,只見到處都是燒過的痕跡。滿目蒼夷,殘垣敗瓦,形同廢墟。
據馬中人介紹,這里原本是京城一戶有錢人家的祖宅,已經傳了好幾代。
可是十年前因為發生火災,把整幢房子都給燒掉了,只留下這塊廢墟一般的空地。
池非粗略看了一下,這塊空地大概有兩畝地那么大,也就是一千三百平米左右。換算成四合院的話,應該是一個三到四進的房子。
在四周轉了一圈后,池非問“馬中人,這里干不干凈?有沒有什么不好的傳聞?”
馬中人明白他的意思,馬上回答道“蘇小哥請放心,你我已經合作這么多次,我是不會騙你的。
當時發生火災的時候,那一家人連下人都逃了出來,沒有人燒死在里面。
火災的起因,大概是因為屋里有人用蠟燭的時候不小心把東西給點著了,才釀成大火。
這么多年來,周圍鄰居也沒有聽說過有什么怪事發生,你不信的話可以去附近打聽一下。
但這里畢竟發生過火災,很多想買地建房子的人覺得這里不吉利,所以大多只是過來看看就沒下文了,于是這塊地就一直空著。
如果你不喜歡這里的話,我再幫你去留意一下有沒有更合適的地方。
不過說實話,京城這地方寸金寸土,到處都住滿了人。想再找到這樣一塊又大又便宜的空地,實在不容易。”
“屋主為什么不回來重建房子?”
“不瞞你說,屋主也覺得這里不吉利,所以就在外面另外買了房子,于是就想把這塊地出手。”
“對方要價多少錢?”
“開價六千兩三百銀子。”
池非想了一下,這么大的地方只要六千多兩的確很便宜。如果按照附近周邊地區正常地價,至少要加三分之一以上。
假如這塊地是在內城里面的話,別說六千兩,就算幾萬兩都有大把人搶著要。
京城的格局就是這樣,越是挨近皇城中心就越貴。
這就跟現代北京的一環、三環、五環的樓價相差巨大一個道理。
“行吧,老規矩,你去幫我砍砍價,能砍下多少我給你砍出來的差價一成。”
“行,我這就去幫蘇小哥你去問問屋主。”馬中人頓時眉開眼笑地應了下來。
一開始他是看在陳帳房的面上才幫這小哥的,收的中介費也是最優惠的。
但經過幾次合作后,他是越來越欣賞這位年紀輕輕就有本事不斷置業的少年。
更難得的是他做事爽快,為人大方。
只要對他以誠相待沒有任何欺瞞,他不僅中介費給足,而且還經常多給一些茶水錢,是那種非常難得的好客戶。因此馬中人最喜歡跟他合作。
果然有錢好辦事,在馬中人的努力下,把價錢硬生生地砍成了五千八百兩。
雙方在辦理好過戶手續后,池非也很爽快地另外付給馬中人一成砍價費,雙方再次合作愉快。
拿到地契后,池非立刻找來一批聲譽好手藝佳的工匠把整塊地清理干凈,然后按他所畫的圖紙進行建設。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池非也沒有整天留在工地里監工,最多就是每天過來看一下,待上個把時辰就走了。有時還會特意叫大牛送些水果或點心過去慰勞那些工匠。
由于池非給的工錢優厚,而且又會做人,所以工匠們頗受感動,做得分外下功夫。
張小娥和大牛以為當家買這塊地是想建成鋪子出租,所以并沒有多想。
但隨著整幢建筑逐漸成形,他們卻發現這建筑怎么看都不像是普通的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