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銷量。
那就是書坊跟作者提前簽好文書,約定正版書的內容要比報紙更早上市,這樣就能有效避免報紙對正版書的銷量造成沖擊了。
用我的《仙俠》來舉例,就是我跟你約好,最新一卷的內容你們聚雅齋可以優先出版上市。
等你們的書上市一段時間后,我才能在報紙上慢慢發表接下來的內容。
很多讀者為了更快更早看到最新的內容,肯定會選擇去買你的書,而不是慢慢等報紙連載。
這樣我們雙方就沒有沖突了。”
金掌柜認真想了一下,如果真如池非所言,報紙的出現的確不會對話本市場造成太大的沖擊。
當然,影響還是會有一些,但至少不會出現你死我活的局面。
池非接著說“其實報紙的出現,對于你們各個書商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我舉個例子,有一個作者寫了一部新的話本,但你們覺得這書可能不好賣,所以就沒有買下來。
那個作者不想白寫,于是就在我的報紙上開始連載這部小說。結果沒想到讀者們很喜歡這個故事。
你們看到原來這個故事這么受歡迎,于是你們就可以重新跟那個作者談,請他把稿子賣給你們印成正式的話本出售。
假如這稿子在報紙上大受歡迎,那把它印成話本出售的話,同樣能夠大賣。
這樣你們就不用像以前一樣,完靠經驗和運氣來買稿子,而是看讀者的反應來決定要不要買下來。
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選擇要買的稿子就穩妥多了,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聽著池非的解釋,金掌柜越聽眼睛越亮。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
就算再有經驗的書商,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候。
否則當年池非最早去的那三家書坊掌柜就不會因為價錢問題而放棄《梁祝》的手稿,結果讓他們聚雅齋撿了個大便宜。
池非繼續火上澆油地說“還有,在報紙上連載話本的內容,也是一個極好的宣傳方式。
我舉個例子,您店里有一本書可能因為作者沒什么名氣,所以賣得不怎么好。
畢竟讀者選書的時候,都是比較隨性的。翻了開頭兩頁,如果覺得不合胃口也就放下了。如果作者本身沒什么名氣的話,那就更慘了。
可是假如把這本書在報紙上連載的話,看的人多了,自然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即使只有一半讀者喜歡這本書,而且這些讀者當中也只有一半人愿意花錢去買這本書,那這本書就肯定虧不了。
我假定看報紙的一共就五千人,五千人的一半就是二千五百人。
至于肯買書的人只有二千五百人中的一半,也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人。一本書能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買,已經足夠回本兼有所盈余了。
這還是比較保守的數字,我相信報紙一旦興起,絕對不止五千人看。
所以只要書坊跟作者提前談好的話,報紙的出現不僅不會對書坊造成沖擊,反而還能促進其銷量,可以說對各方都有利。
其實吧,我今天特意來找您,除了想拜托您幫我找一些有經驗的工匠以外,還有些新的合作方式想跟您談一下。”
金掌柜覺得自己有些頭昏腦脹,腦子完被池非這些新的概念和想法給塞滿了,讓他一時間難以消化。
用手揉了一下自己的額頭,他苦笑道“小兄弟,你說的這些東西太過新奇,老夫一時間有些接受不了。
這樣吧,我回去跟當家說一下,看看他有什么意見。”
“好,那就麻煩您了。如果可以,我想跟曹先生當面談一下這件事。”
“放心,我會立刻傳達的。一有消息我就去通知你。”
“那就有勞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