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縣頓時喜出望外,他這段時間正為如何籌集糧食安撫災(zāi)民而大傷腦筋呢,想不到救星說來就來了。
于是,在知縣的主持下,由當(dāng)?shù)孛咨坛黾Z食,開始給災(zāi)民定時定點地施粥,果然讓災(zāi)民們迅速安定下來。
在得知這個提議是沈如心最先提出來的,知縣更是對她大加稱贊,還送了一塊題為“積善之家”的橫匾給她作為獎勵。
有了這塊知縣大人親手所寫的匾,沈家的聲望頓時拔高了許多,沈父因此笑得見牙不見眼。
在這期間,沈如心還在路上救了一個受傷的少年,并把他暫時帶回家中進行包扎。
少年醒后,對沈如心一家表示感謝。
沈如心看他舉止斯文,言談有禮,像是個讀過書的人。
一問之下得知,這少年名叫孫科,家住北方縣城,父親是當(dāng)?shù)匾粋€秀才,母親早逝。
孫科雖然跟父親讀過書,但天資有限,不是科舉的料,所以讀到十六歲的時候就沒再讀了,而是跟著一個與父親相熟的帳房先生做學(xué)徒。
后來北方大旱,他就跟著父親往南方來了。
可是在路上的時候,他父親因為勞累過度得了重病,結(jié)果很快就去世了,只留下他一個人。
孫科跟著其他流民來到這里后,有幾個流民看出他身上可能藏有銀子,于是就動手搶劫。
孫科拼命反抗,結(jié)果被那幾個流民打傷在地,最后才遇到了剛好路過的沈如心。
沈如心聽說他是個孤兒,而且又學(xué)過帳房,心中一動,覺得他或許是個不錯的人選。
為了考察他的人品,沈如心就主動提出讓他留在店里幫忙。
孫科正愁無處可去,聞言大喜過望,立刻答應(yīng)下來。
看到這里,池非推測,這孫科應(yīng)該就是男主角了。
果然如他所料,接下來的劇情,就是沈如心與孫科開始各種接觸并逐漸產(chǎn)生感情的過程。
其間孫科還曾奮不顧身地救過沈如心一次。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相救,沈如心決定跟他攤牌,看他是否愿意成為上門女婿。
在沈如心跟他攤牌后,孫科竟然很快就答應(yīng)了。
他早就對沈如心心生仰慕,而且自己是個孤兒,又不打算考科舉,就算成為上門女婿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沒過多久,兩人就順利成親了。
婚后半年,沈如心就懷上了孩子,這讓沈父沈母驚喜不已。
十個月后,沈如心順利產(chǎn)生一子,起名沈繼宗,表示繼承沈家之意。
抱著沈繼宗這個親孫子,沈父沈母激動得熱淚盈眶。
蒼天有眼,沈家終于有后了!
生完孩子后,沈如心并沒有就此安于內(nèi)宅做個后院婦人,而是重新穿回男裝繼續(xù)以沈家當(dāng)家人的身份經(jīng)營著沈家的產(chǎn)業(yè)。
在經(jīng)歷了這么多風(fēng)風(fēng)雨雨后,沈如心已經(jīng)徹底成熟,成了一名眼光長遠、深謀遠慮的大商人。
而她的丈夫?qū)O科,也成了她的得力助手,兩人一起努力經(jīng)營著這個家。
十年后的一天,沈如心在路上遇到了她當(dāng)年的未婚夫張益。
只見張益正帶著一個長相嬌俏的年輕女子在街上走過,兩人你儂我儂顯得十分親密。
沈如心認(rèn)出,那名女子正是張益新納的妾,這已是他納的第三房妾。
看到這一幕,沈如心不禁會想,如果她當(dāng)年沒有選擇坐產(chǎn)招婿,而是按照婚約嫁給張益的話,如今的她是不是也會跟張益的妻子一樣,和這個千嬌百媚的女子以姐妹相稱?并且強顏歡笑地看著自己的丈夫一個接一個地納妾?
想到這里,沈如心冷冷地笑了一下,然后目不斜視地從他們面前大步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