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斷藥,把他們的慘狀展示得淋漓盡至。
至于鴉片的洋人,一些地位較高的洋人以及部分傳教士,大多被洋人商團給高價贖了回去,只是無一例外都染上了毒癮。剩下那些沒人愿意出錢贖的下等洋人,只能跟其他犯人一樣加入了展覽的隊列。
等這些犯人都展覽過后,等待他們的就只有問斬這一條路。
至此,繼私鹽案后,這件烏香案算是就此結案了。
姚尚書的三弟姚敬堂也因此案而揚名天下,受到了許多百姓以及文人的交口稱贊。
皇上在得知姚敬堂自幾年前患病后就再無擔任任何官職,于是把他升為禮部右侍郎,頂替已經被砍頭的張廷安。而禮部尚書一職,則由禮部左侍郎馮友明繼任。
此任命一出,頓時讓許多人為之諤然。
眾所周知,禮部左侍郎馮友明今年已經六十多,只比現任禮部尚書鄧大人小幾歲而已,也快到了告老還鄉的年紀。
因此之前眾人都覺得禮部右侍郎張廷安是最有可能繼任禮部尚書的人選,從未往禮部左侍郎馮友明這邊想過。因為一個快告老還鄉的老人又如何接手禮部尚書一職?就算做也做不了幾年了。
但偏偏繼任的人就是他,這怎能不讓人為之驚訝。
然而有些聰明人細心一想,覺得這個任命并不簡單。
確實,馮友明在禮部尚書這位置上是干不了幾年,但如今不是還有個新任禮部右侍郎姚敬堂嗎?
等馮友明一告老,這禮部尚書的位置不是就相當于落到姚敬堂手上了嗎?
換句話說,今上真正想要的禮部尚書人選,正是這姚敬堂。
只不過如果一上來就讓姚敬堂接任禮部尚書這個位置的話,恐怕會難以服眾,所以才讓他在禮部右侍郎這個位置先待上幾年,熬點資歷。到時再往上提拔的話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再加上姚敬堂是刑部尚書姚大人的三弟,姚家一向是保持中立的保皇派。
這樣一來,禮部尚書這個位置就相當于落到保皇派手上了。
既不給大皇子,也不給二皇子,可以說是兩不相幫。
在想清楚今上的用意后,大皇子和二皇子兩邊的人頓時消停下來,誰也不敢再打禮部尚書的主意,以免觸怒今上。
在此事做一段落后,池非又被準岳父叫到了鎮國公府。
寧志遠見到他后,直接扔給他一張屋契。
這是一張位于內城東側,一幢四進四合院的屋契,戶主寫的竟是他的名字。
“岳父,這是?”池非有些驚訝地看著寧志遠。
“這是老姚叫我交給你的,算是烏香案那件事的回禮。”
“這份禮太重了,小婿怎么好意思收下呢。”池非很清楚,一幢位于內城的房子,而且還是一幢四進的四合院,少說也要幾萬兩銀子才拿得下來。
而且內城的房子一向衿貴,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的。這份禮實在不輕。
寧志遠笑著說“區區幾萬兩的房子跟一個四品的禮部右侍郎相比,算得了什么。
你就安心收下吧。如果你不收的話,老姚心里才不舒服呢,以為你另有所圖。”
聽他這樣說,池非只好勉強收下,“那就麻煩岳父您代小婿向姚尚書說聲多謝了。”
“放心吧,早替你說了。這回你做得很好,不僅幫了姚敬堂那老小子一把,而且還做了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
老姚也對你很滿意,還說早認識你的話一定把自己女兒許配給你,可惜讓我搶先了一步,哈哈。”
“姚尚書過獎了,小婿只是運氣好而已。”
“運氣再好也要有腦子應對才行,否則好事也會變壞事。對了,小芷姐姐的親事已經訂下來了,等她訂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