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十分過癮。
再加上這些經商劇情都是真有其事,并非憑空杜撰出來,因此更加顯得有理有據,讓人不得不信服。
雖然還有不少比較大男人主義的男讀者對于女子經商頗有意見,但女讀者們卻喜歡得不行,感覺由一個女子來當家作主實在太爽了,有種翻身當主人的強烈滿足感。
因此喜歡《算娘子》這部小說的女讀者越來越多,她們不斷寫信過來表達各種意見和喜愛之情。
池非像往常一樣,把其中比較經典有趣的信件內容摘錄下來登在讀者來信版塊里。
男讀者看到這樣,也不甘示弱地寫信過來反駁沈如心的這種行為實在有違常理,不應提倡。
于是雙方又開始在讀者來信版塊里吵了起來,十分熱鬧。
由于文學報同時有《重生》和《算娘子》這兩部臺柱級的小說在連載,再加上在讀者來信版塊里吵得不開交的熱鬧景象,使得文學報的銷量越來越高,平均達到了每期兩萬五千份左右,幾乎跟前一段時間刊登烏香上癮實驗圖文那期最高的兩萬六千份銷量差不多持平了。
與此同時,還有另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江南蘇元府長慶坊少東家林長生又找上門來,請求重新恢復之前的協定,重開江南版文學報。
即長慶坊會繼續從池非這里進大批印有江南當地商業廣告的文學報到江南銷售,至于商業廣告的收益也按之前說好的那樣,池非給一個廣告位固定價,其余的由長慶坊權負責。
這確實是個好消息,能夠再次讓池非的錢包迅速鼓起來。
因為迫于福王的壓力,如今敢在文學報上登廣告的商家還是極少數,到目前為止只有區區十八家而已。
這十八家商業廣告收益再加上文學報本身的銷量,總體算下來報社當然不會虧,應該說每月還是能賺不少錢的。但跟以前盛時期相比,還是差太多了,連三份之一都不到。
在未發生福王強買事件前,池非光是商業廣告的收益就能達到每月幾千兩之多。
這個數字一點也不夸張,因為當時文學報是“雙開”經營的。
即分成京城版和江南版兩個版本同時發行,同時賺著京城和江南兩地商家的廣告費,因此能有這么高的收入一點也不出奇。
如今長慶坊敢重新售賣江南版文學報,表示他至少能恢復以前一半的廣告收益,這對于他來說當然是好事。
長慶坊少東家林長生也是看到有這么多外地書商蜂涌至聚雅齋訂購《重生》第三卷都沒事,另外他還收到福王已經失勢的消息,這才敢重新售賣江南版文學報的,否則給他再大的膽子也不敢頂風作案。
誰也不會嫌錢多,由于談成了這筆大生意,池非心情大好,立刻通知張小娥今晚給所有人加菜,他要好好慶祝一下。
過幾天就是阿芷及笄的日子,希望他叫銀樓訂做的東西還來得及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