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洗完澡坐在床上的時候,池非還在想著岳父寧志遠所說的話。
北方邊境離京城其實不算太遠,因為京城本身也在北方境內。
當年魏太祖自立國后,就一直視北方胡人為心腹大患,時刻加以警惕。
魏太祖甚至有意將國都定在北方境內,目的是一旦胡人入侵,大軍就可以迅速從京城各地調往邊境抵御胡人。
大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意思。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后人對魏太祖稱頌不已,更別提他生平的其他豐功偉績。
如果瘟疫真的由邊境擴散到京城附近的話,那除了離京避難外,確實沒有別的辦法。
古代瘟疫就跟地震、洪水一樣可怕,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在它們面前是十分脆弱的。
而且岳父寧志遠也說得很清楚,為了避免人心惶惶,到時他們只能悄悄地離開,不能引人注意。
在此之前,他還要做各種準備。
首先家里的下人以及報社那三十多個孩子就不能拋下他們不管,只能帶著他們一起南遷。為此,他需要提前準備好多輛馬車方便到時載他們走。
另外就是糧食和盤纏的問題。
雖然江南盛產米糧,但不知去到那里以后會發生什么事,以防萬一還是要帶上充足的糧食才行。畢竟這么多人一起上路,人吃馬喂的,途中也要消耗不少糧草。
至于盤纏的話,雖然銀票攜帶起來比較方便,但真金白銀才是最可靠的,他始終對所有錢莊都沒什么安感。
因此除了適量的流動資金外,他每個月都會定期把收到的銀票換成金錠藏在家里。
等到了一定數量的時候就集中藏在他以前在郊外買下的一片完不適合種植的石頭山坡上,藏金點也只有他一個人知道。而且為了分散風險,他會分多處埋藏。
如果真要撤離京城的話,除了手上的銀票外,他還要把部分金錠挖出來一起帶走作為以后的安家費。
所謂窮家富路,到了江南以后,不僅要買房安家,還要應付這么多人的日常消耗開支,需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所以盤纏是越多越好。
不過以他現在的身家來算,只要不是鋪張浪費的話,即使坐吃山空也能撐個十幾二十年,這點他倒是不用太擔心。
而且到時就算京城的文學報不能賣了,江南版文學報還是能繼續賣的,因此收入應該是不會斷的。
至于阿芷的嫁妝主要以收益穩定的田產和店鋪為主,至于有多少壓箱銀子那就不知道了,為了避嫌池非也不會特意去打聽這種事,不過肯定不會是個小數目。
嫁妝里面除了田產店鋪,還有大量的金銀首飾、各種名貴家俱等貴重物品。
不說別的,光是那些由金絲楠和沉香木所制作的家具,就已經價值連城了。
雖然兩個女兒嫁的夫君身份不同,但寧志遠和夫人姚氏在兩個女兒的嫁妝上面卻是一視同仁的,沒有多給誰一些也沒有少給誰一些,基本做到一碗水端平。
可以說,寧雅珊和寧雅芷姐妹倆的嫁妝確實豐厚到羨煞旁人。
不過這也不出奇,在古代沒什么比打仗更容易撈錢了。
歷代鎮國公都在軍中任職,家主親自領兵打仗更是家常便飯。
這么多代積累下來,用一句富可敵國來形容也不算夸張。
只是鎮國公府一向做事低調,從不做任何炫富的腦抽行為。甚至日常生活也十分簡樸,平時每頓飯也不過四、五個菜而已。不像其他生活奢靡的家族那樣,隨便一頓飯就做足十幾二十個菜,擺得滿桌子都是。
因為鎮國公府一向這么低調簡樸,所以給人的感覺真不像是那種巨富之家。
直到這回兩個女兒出嫁的時候,才讓人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