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教過他,做人要恩怨分明。如果別人有恩于他,那該報的還是要報的。
聽到池非的話,劉掌柜既感動又慚愧。
他不由得有些感觸地說“阿真,當初是老夫對不起你,冤枉了你,希望你不要見怪。”
“當年那件事只是一時誤會而已,我早就忘記了。劉掌柜您也不要再放在心上。”
“好,當年的事我們就不再提了。因為你是當帳房的,去年在得知文學報的東家叫蘇真時,我還以為只是恰巧跟你同名同姓而已。
萬萬沒想到你真是文學報的東家,而且還是鼎鼎有名的池非先生,這實在太讓老夫意外了。”
“這一切也只是機緣巧合而已。當初得益于聚雅齋金掌柜的幫助,我才能相繼出版多部話本。
之后又創建了文學報,直到現在。其間發生過什么事,劉掌柜您應該也是知道的。”
“不管怎么樣,阿真你也算是名成利就,出人頭地了。奇葩的大學生涯
遍數京城乃至整個大魏,能在短短幾年內做到這一步的也只有你一個人而已。”
“劉掌柜過獎了,這一切都得益于眾多讀者的捧場而已。不知鄧他們如今近況如何?”
“鄧在去年年中的時候已經離開米鋪,跟著他舅舅往江南去了。
他舅舅在江南一帶做些小生意,多年未歸。去年回京時發現外甥鄧被繼母所苛待,一氣之下就帶著他走了。
鄧原本還想在臨走前跟你道別,但因為不知道你住在那里,只好作罷。
張泉水和張大春還是老樣子,現在還在米鋪做事,不過兩人都已經成親了。
至于劉長東,老夫早就已經把他辭退了。”說到劉長東這個小人,劉掌柜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聽說鄧已經跟著舅舅離開了京城,池非覺得有些欣慰。
鄧終于有機會擺脫不斷壓榨他的繼母了,這對于他來說確實是件好事,只是不知他學做帳學得怎么樣。
在聊完各人的近況后,兩人開始正式洽談登廣告的事。
因為劉掌柜也算是老熟人,池非特意給了他一個比較優惠的價格,這讓劉掌柜大喜過望。
在來報社之前,他早就向其他店鋪打聽過在文學報上登廣告的費用。這個價錢確實是相當優惠了。
雙方簽好交易文書后,劉掌柜一臉高興地向他告辭。
從窗臺上看著劉掌柜離開的背影,池非不禁想起了當初在東升米鋪當學徒時的情景。
說起來,當初如果不是他一時沖動開始寫《梁祝》,可能現在還在當他的帳房先生。即使不是在東升米鋪做工,也會在其他店里做事。
不得不說,他所寫的小說確實改變了他的命運,讓他由一個普通的帳房先生,變成了人人知曉的“池非先生”。
有句老話說得對一飲一琢,莫非前定;蘭因絮果,必有來因。
就連他莫明其妙地來到這個陌生的時空,或許也是一種命運使然的機緣。
只是他不知這份機緣最終會將他導向何方。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