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從未打過仗的普通士兵要強得多。
由于那些從各地衛所調過來的士兵實在不堪一擊,因此當地西北民眾都戲稱他們為“少爺兵”或“軟腳兵”,可見他們對于這些人是多么的鄙夷。
事實上,西北軍中絕大部分士兵都是從西北當地征兵的,不僅是因為外地人都不愿來這里當兵,更主要的原因是西北人確實剽悍。只要稍加訓練就能成為一名敢殺敢拼的好兵,這是其他地方比不上的。
大魏的主要威脅來自兩面,一是北面,二是西南。
北面的敵人當然是指北方胡人,而西南面的敵人則是指住在西北高原地區的長毛族。
長毛族真正的名稱叫天盧族,因其體毛較漢人要濃密得多,而且經常不予修剪,看上去猶如野人一般,故漢人稱其為長毛族。
天盧族世居西北高原地帶,是典型的山地民族,驍勇善戰,兇悍異常。
他們經常成群結隊地騎著矮腳山地馬入侵邊境燒殺搶掠,對當地平民造成了極大傷亡,也是大魏的主要敵人之一。
直至魏武帝時期,武帝親率大軍直上西南高原討伐天盧族。
大軍數戰之下,斬敵無數,甚至把天盧族的宮殿也燒掉了,活捉了大量天盧族貴族。
此次御駕親征后,天盧族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不敢再輕易入侵大魏。
只有零星的天盧族人會以百人為單位,時不時地侵擾周邊城鎮。
安國公所統領的西南軍駐兵于此,就是為了防范西南高原的天盧族死灰復燃。
相比已經淪為馬賊難成氣候的天盧族,不僅人數眾多,而且擅長騎射奔襲的胡人才是大魏的心腹大患,故北方邊境的常駐軍隊是最多的。
一旦胡人入侵,只需幾天時間,西北大營這邊的十五萬大軍就能迅速趕往邊境增援。
與其他縣城實行自耕農或佃農耕作不同,整個烏赤縣實行的是軍屯制。
即縣內所有田地都由士兵或軍戶統一耕作,盡可能地減少朝廷養軍的開支。
縣內沒有普通的平民百姓,只有士兵和軍戶,尤其以軍戶為主。
大魏的軍戶是些被判有罪的犯人,他們被判充軍后就成了軍戶,五代后方或轉為平民。
這些軍戶本質來說就是軍中的農奴,他們要負責給軍隊耕作田地,軍糧。
他們的孩子也可以加入軍隊成為士兵,只要連續三代都在軍中效力,就可以提前變為平民。因此還是會有不少軍戶的孩子選擇當兵這條路。
實行軍屯制,不僅可以盡可能地減少朝廷的負擔,還可以有效避免奸細混入,因此西北許多軍事重鎮都會采取類似的經營模式。
盧靖本人就出生于軍戶之家,先祖父還是宮中的太醫。可是因為得罪了宮中某位貴人,結果軍被充軍西北成了軍戶。
從盧靖祖父開始,就在軍中擔任軍醫,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三代。換句話說,他的子女已經可以由軍戶變為平民了。
如今他的兒子已經五歲,他準備等兒子再大一些就開始教他醫術。
說起自己的兒子,盧靖滿是風霜的臉上會不自覺得露出憨厚滿足的笑容來。
一行人在接近烏赤縣的時候,池非很快就見到一座巍峨高大的城池正聳立在正前方。
城墻上面旌旗飛舞,城樓各處弓弩齊,甚至還有幾座炮臺,看上去非常雄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