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會把這些膿液放置三天、五天、七天三個周期,然后再給另外三批死囚接種。
看這些膿液在經過這么多天后,是否還會有效。
這另外三批死囚一共三十人,池非已經叫寧雅楓去找了,相信不用多久就會送過來。
他之所以要做這種耐久性實驗,那是因為西北地域遼闊,剛從病牛身上提取出來的痘液就算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例如邊境縣城這種較遠地區,也至少需要天時間。
如果痘液本身的效果有時間限制的話,那就算送過去也沒用。
所以他需要做這個耐久性實驗,看看痘液的有效期最長能到多少天。
假如最后證實痘液一定要新鮮的才有效,那就只能帶著這幾頭病牛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去進行現場接種了,那就會變得相當的緩慢和耗費人力。
而且其間一旦這些病牛痊愈了,那就連接種的原材料都沒了,這才是最讓池非感到擔心和頭痛的地方。
因此這耐久性實驗是一定要做的。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這痘液真的能夠讓人免疫散瘡,否則只是白忙一場罷了。
……………………
就在第二批、第三批死囚被陸陸續續送過來的時候,第一批接種了牛痘的死囚都出現了散瘡的癥狀。
有少部分人開始發燒,但大部分的人最明顯的癥狀是傷口附近出現了紅疹。
兩三天后,紅疹變成了水泡一樣的皰疹。
之后皰疹破裂,變成了膿皰。
這一切都跟得了散瘡的病人癥狀極為相似,將不少種過痘的死囚嚇得半死。
池非并沒有叫大夫給他們治療,只是每天都會早晚兩次親自去觀察他們的情況,并囑咐他們千萬不要碰傷口,要等其自然愈合。
至于剩下那三批死囚,池非也按原計劃的三天、五天、七天三個周期分別給他們進行了種痘實驗,然后再把他們單獨關在營房里進行觀察。
到了第十天的時候,池非驚喜地發現,第一批實驗死囚身上的膿皰開始結痂了,而且再無其他癥狀。
二十天后,第一批死囚的結痂部分紛紛開始脫落,露出了有些難看的瘢痕。
而第二批死囚身上的膿皰也紛紛像第一批死囚那樣結痂了,情況都往好的方向發展。
一個半月后,所有死囚的傷口都已經脫痂,由此可見,這痘液在七天內都是有效的。
至于究竟還能放多久,池非就懶得再實驗下去了。只要有個七天就夠了,再多也是浪費時間。
接下來,就是實驗最為關鍵和重要的一步感染實驗。
簡單來說,就是讓這些死囚去直接感染散瘡,以驗證他們是否已經產生了免疫力。
感染的方法的有兩種,一是把散瘡病人的衣物和餐具給他們使用,二是像種牛痘一樣把散瘡病人膿皰里的膿液種到他們身上。
相比于第一種方法,顯然第二種方法更加的準確和直觀,因此池非選擇了第二種方法。
由于散瘡病人的物品,尤其是膿液里充滿了感染的風險,如果貿然把這些東西拿到營地來,有可能會讓整個營地爆發瘟疫,這實在太過冒險。
池非看到既然這么多經過種痘的人都沒事,可見這牛痘液雖然不知能不能讓人免疫散瘡,但至少弄到人身上是不會有事的。
為了讓實驗營地里的人成為第一批有可能免疫天花的人,他跟寧雅楓商量,干脆讓他們營地所有人都接種牛痘,算是多一層保障。
池非想等所有人都接種牛痘后,才考慮在營地內進行感染實驗。
寧雅楓這些天來,也已經看明白了妹夫想要做什么。對于妹夫的提議,他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
池非重新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