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變了,變得難以捉莫和可怕。
而這一切的改變,就發生在前方的火槍陣中。
并不是只有他一個人有這種想法,站在較為安全的城樓上觀戰的一眾胡人將領和幕僚也是看得心驚肉戰。
他們不是沒有見過火銃陣,因為不久之前攻打宛州之時,謝家就在城頭讓火銃兵對城下的大厥士兵發起射擊。
在那場對攻戰中,許多人已經知道了火銃無論是射程還是殺傷力,都遠勝于弓箭。
然而由于火銃命中率低,而且謝家僅有三千多桿火銃,對大厥造成的傷亡并不是很高,因此許多胡人將領都覺得這火銃也不過如此。
但現在發生在他們面前的這場槍箭大戰,卻完全顛覆了之前的所有印象。
由八千多個火槍兵所組成的大型火槍陣,其殺傷力實在是太驚人了。
站在城頭上的弓箭手們別說是反擊,根本連頭都不敢抬起來,只能龜縮在箭墻之下。
這還不止,據東、西、北三處城門的傳令兵所報,那三處地方也同樣經受到火槍陣的連續攻擊,城頭的弓箭手同樣被猛烈的彈雨給壓制住了。
而且每一處的火槍陣都跟南門一樣,足有八千多個火槍兵在開火。
光是一個城門就有八千多火槍兵在隔城進攻,那四處城門加起來豈不是足有三萬兩千多個火槍兵在同時開火?
寧家竟然有三萬兩千多桿火槍?!
這不算還好,一算之下頓時讓所有人感到頭皮發麻。
從謝家那里繳獲回來的三千多桿火銃跟寧家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兩者相差了近十倍。
天啊,寧家究竟是怎么在短短幾年間造出這么多火銃來的?
還好新京城高墻厚,火銃再厲害也無法射穿城門和城墻,這多少讓眾人感到安心一些。
“難道我們就只能站在這里白白挨打嗎?”一個胡人大將十分生氣地說道。
“殿下,我們不是從謝家那里繳獲了幾千桿火銃嗎?不如就用它們來對付城下的西北軍。總比什么也做不了來得強。”一個幕僚提議道。
大王子阿羅布一聽,立刻同意道“好辦法,就這樣做。”
很快,那幾千個被俘的漢人火銃兵被帶到了城頭,然后接替弓箭手的位置對城下的神機營士兵展開了反擊。
這招果然有效,胡人弓箭手雖然射不到那么遠,但火銃卻可以。
幾輪開火后,還真就打傷了十幾個神機營的火槍兵。
“岳父,不如我們將火槍陣后撤三十步看看。”池非看到這樣,于是上去小聲建議道。
寧志遠點了點頭,立刻下令所有槍林陣中的士兵后撤三十步。
當槍林陣后撤三十步后,很快效果就出現,從城頭射下來的鉛彈就很少能再射中人。
寧志遠看到真的有效,不禁開懷道“臭小子,真有你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池非答道“其實理由很簡單,我剛觀察了一陣,發現謝家造的這批火銃,射程并沒有我們自家造的火槍打得遠。
估計是火銃兵們害怕炸膛,所以不敢加太多的火藥。
另外槍管的內徑夠不夠直,管壁光不光滑也是決定火銃射程的一大因素。”
池非的推測可以說是完全正確。
由于工部造出來的這三千桿火銃所用的銃管不像池非的兵工廠那樣是用簡易機床統一打孔研磨而成,而是靠人手鉆孔逐一做出來的,導致每一支銃管的內壁都厚薄不一。
這樣的銃管一旦加入過多的火藥,就極易炸膛。
火銃兵們為了不讓手中金貴無比的火銃炸膛,每次裝填彈藥時,都會下意識都減少火藥的用量。
這樣一來,雖然減少了炸膛的風險,但其射程卻會大打折扣,自然落后于定量裝填的火槍。這就是兩者的差距所